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大家可能都因為一首歌對「外灘十八號」有所耳聞,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到上海的外灘十八號,來領略一下上海特有的風情!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外灘十八號大樓位於上海市外灘南京路口,這棟大樓原來的名字叫麥加利銀行大樓,創建於1853年。麥加利銀行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英國皇室特許開展殖民地業務的銀行。該行在香港設立分行時,被譯作 “渣打銀行”。1857年11月在上海設立分行。而大樓則建於1923年,被叫做BUND18。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Chartered Bkan大樓由公和洋行設計羅·考爾洋行承建。佔地面積1755平方米,建築面積10256平方米,外牆為三段式立面,底層以齊整的花崗石作貼面,中央是雕花大鐵門。中段2-4層立面處理較簡單,中間用2根巨大的愛奧尼克立柱作支撐和裝飾。5層以上形成第三段,其中部每扇窗前都用2根小石柱作裝飾,與下面的2根大柱形成呼應。屋頂上設有平臺。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走進外灘十八號,一磚一木彷彿都在訴說著老上海塵封的往事。負責修復工作的專家們驚異地發現,門口4根大理石柱的用材由於礦山開採枯竭,是古希臘式的大理石原裝柱,早在18世紀就已經在意大利建築界絕跡了,為何它還會出現在1923年的上海?查閱歷史後發現,原來這4根柱子來自200年前的意大利托斯卡尼教堂,後來教堂荒廢了,它們便經英國人之手輾轉來到上海;還有那扇中西合璧、花紋異常精美的銅大門,當修復人員用特殊溶劑把一層層後來加上去的油漆清除掉後,大吃一驚,原來它採用了青銅與黃銅兩種材料,它們如此天衣無縫,見多識廣的藝術家們不禁由衷佩服前輩們的高超技術。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走進大堂,璀璨的24k金磚馬賽克壁畫是手工工匠們的傑作!頂上有2盞三米高的紅色玻璃吊燈,由空心玻璃組裝而成,擁有一百八十五個零件!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外灘十八號見證著上海的變遷,也再度成為這個城市的焦點建築,一、二樓目前是世界名品服飾、珠寶,五樓、六樓彙集著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餐廳,七樓的平臺成了享受夜上海的良好去處!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帶大家領略完外灘十八號的歷史以及奢華,就像我國的老字號品牌「上海牌」手錶那樣,見證著中國製表業的傳奇,從「只能修表不能造表」到真正的「中國芯」可謂是代表著「中國製造」的典型案例!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始於1955年,作為中國首表,上海牌手錶生產了中國第一批全國產機械手錶,改寫了中國人只能修表不能修錶的歷史;作為民族品牌,上海牌手錶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和夢想,傳承著一份令人驕傲的民族自豪感;作為三大件之一,上海牌手錶見證中國人民對幸福美滿生活的追求。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從中國第一代製表匠人開始,上海牌手錶始終堅持著對高品質的精益求精,以不厭繁複的匠人精神生產每一塊上海牌手錶。出廠前,上海牌手錶均通過嚴格的防水測試和精準度測試,手錶的防水性能和走時誤差均遠優於目前的行業標準。最嚴格的要求和最認真的態度,只為令每一箇中國戴錶者戴上值得信賴的上海“芯”。

上海地標之外灘十八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