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記」姐妹們的花椒夢!——慶陽市婦聯駐村幫扶工作側記

初春的夜晚寒氣逼人,住在村部的辦公室裡,儘管身上壓了兩床被子,頭臉鼻子還是冰涼的。鳥兒的一聲啁啾劃破了鄉村的寂靜,新的一天駐村幫扶工作又開始了。

3月12日,市婦聯的姐妹們心情特別愉快!因為駐村三天,終於使“三變”模式在鎮原縣屯子鎮下孫村得以實現,相關合同已簽訂。由甘肅新世紀食品有限公司老總孫創鵬控股的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產業模式在下孫村誕生了,村上撂荒了十多年的100多畝集體土地作為股份就要開墾播種。想到兩三年後那個荒蕪多年的山坡會變成椒香四溢的花椒園,給村集體帶來收益,還會帶動更多老百姓走上小康路,這可是我們婦聯幹部的夢想呀!

市婦聯是2015年被調整到鎮原縣屯子鎮下孫村開展扶貧工作的。駐村後,我們訪遍了下孫村的家家戶戶。村民的貧困讓我們心酸,他們不思改變的保守與僵化更讓我們痛心!這裡有太多可利用的資源,瀕臨涇河的塬面土地平坦肥沃,除了種點小麥當口糧外,沒有任何產業;三面環繞村莊的平整梯田,任各種野草恣意瘋長,讓人看著不由得痛惜。

“一定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這是市婦聯姐妹們的共同願望。我們找村民談心,請專家論證,終於找準了發展花椒產業這一適合本村實際、群眾能夠接受的思路,我們要帶領群眾把下孫村3000多畝荒蕪的山臺地變成花椒嶺,讓老百姓依靠花椒脫貧致富。

村民是最現實的,無論你將願景描繪得如何誘人,可他們看到的只是眼前的蒼涼與荒蕪,樹不好種、草不好除、瞎老鼠禍害、凍死了咋辦?這些顧慮都成了他們面前的攔路虎!任憑你說得口乾舌燥,他們仍然一臉漠然。

改變觀念,提振信心是扶貧的根本。在我們的耐心說服下,終於有人願意在自己的土地上種上我們購買來的花椒苗了。婦聯的姐妹們幫他們挖坑、覆膜,雖然辛苦卻個個笑靨如花。2016年,有150多畝花椒落地生根;到2017年底,中心村村幹部段小虎竟領著村民一口氣在東面的山坡上種了350多畝花椒。

為了實現“三變”,讓3000多畝撂荒的山臺地變成資產,使農民成為合作社的股東,從2017年7月開始,我們就耐心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請專家搞培訓,做講座,領著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參觀學習市內成功典型,希望村民中有一個人能帶領大家先從村上的100畝荒蕪的土地入手,通過“三變”的方式盤活土地資產,發展花椒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黨員會、村民會、村長會、村民代表會……會議開了好多次,你說東,他說西,意見不統一,半年過去了,卻沒有任何結果,最讓我們焦急的是村上沒有一個人敢於擔起控股股東這個擔子,連我們寄予最大希望的段小虎也搖頭了。

經過幾多周折,終於有本村的企業家孫創鵬願意挑這個頭帶領大家幹。隨後,我們和村幹部及孫創鵬研究討論了“三變”的具體措施,村民入股的具體辦法,理事會、監事會的成立以及章程的制定等工作。

站在塬邊,一層層梯田順著山勢一圈圈一直重疊到溝底,一條條整齊的白色地膜在陽光下熠熠閃光,給寂靜的溝壑增添了無限生機,看著去年的努力成果,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我們心裡無比的愜意。

我們一行三人盤山查看幼苗的成活和生長情況,越看越喜悅,成活率很高,都在85%以上!想到今年後季,花椒苗就能長到一人多高,荒涼的北山坡就要變成滿坡蒼翠的花椒園,我們姐妹們心裡好高興,比自己發了一筆大財還激動。

村上的段主任不停地感嘆:“沒想到成活率這樣高!明年就能摘花椒了!要是你們早幾年來幫扶我們多好!大家的日子一定早就變好了!”

“現在也不遲,只要我們攜手帶領大家好好幹,五年內把咱們下孫村建成花椒生產基地,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啊!”大家這樣說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