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基層醫務人員平均年薪達23.5萬元!醫學畢業生趕緊來

近日有在新聞網上看到一則《基層醫生年收入23萬 廣東推“花都模式”助力基層醫改》的新聞,表示十分的欣喜和激動。基層醫務人員如果都能有這樣的薪資待遇,怎麼會留不住專業的醫療人才。但是欣喜和激動之餘也有幾點疑問困惑。

此地基層醫務人員平均年薪達23.5萬元!醫學畢業生趕緊來

原文來自於南方日報六月八日題為《村名一元看病,鄉醫月入過萬》的基層醫改新聞專題報道。

此地基層醫務人員平均年薪達23.5萬元!醫學畢業生趕緊來

疑問一:中國醫務人員的平均工資有多少,不是從醫的可能不太瞭解,醫務人員自己是心知肚明。鄉村醫生月入破萬,年均收入高達23.5萬。這燙手的陽光工資都是從哪裡來的?

今年1月,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白皮書披露了中國醫師的年平均收入,男性年平均工資是78702.83元,女性年平均工資是73294.47元。這個數據相信還是相對比較準確的。在一線城市的大三甲醫院裡的主任級別的高年資醫師一般也就月入兩萬餘,那還得是看是否是經濟效益相對較好的科室。而低年資低級職稱的年輕大夫們,平均應該在一萬左右,當然這也是僅限一二線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經濟欠發達的縣市,尤其是農村,很多醫務工作者的薪資還存在趕不上當地平均工資情況。

疑問二:這基層醫改的“花都模式”真的有很強的可複製性,能夠實現全國的普遍推廣嗎?村民一元看病,鄉村醫生月入破萬,這看病的費用不出在病人自己身上,難道全部是國家給支付嗎?

要知道廣州花都區是一線城市廣州的地界,地方政府的財政力量本身就比其他偏遠貧窮地區要強大得多。從新聞裡看,花都區是在2008年5月就開展“農村衛生站免費為農民治病”(又稱“一元錢看病”)試點,村民在村衛生站看病拿藥,每次只收一元錢掛號費,若需注射則另交一元錢注射費,藥品及診療費全免。截至2017年底,“一元錢看病”已累計就診910萬人次,為此區財政累計投入1.4億元。為了讓村民願意在村衛生站看病,花都區投入1200萬元,對全區196家村衛生站進行了標準化的建設改造。從時間和資金花費來看,這項改革的成本是巨大的,時間上也許不是問題,但實際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很難同樣拿出這麼多的資金用在醫療支持上。

當然,新聞中提到的,由於改革投入卓有成效,使得居民的看病習慣發生改變,不再是小病拖,大病挨,病倒觸及生死才往醫院抬。通過積極的醫療改革投入,使得慢性病得到積極有效的控制,居民大病的發生概率大大降低。對於醫療費用的消耗產生了積極的預防節流作用。這長遠的預防節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或許真的能夠給巨大醫保資金和社會醫療資金的投入起到關鍵性的舒緩作用。

雖然聽到鄉村醫務人員的年收入高達23.5萬,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覺得這錢有點燙手。但是這確實就在廣州花都實現了。真的希望全國各地能積極學習借鑑花都的基層醫改經驗,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加大醫療投入,切實通過各種合理的方式途徑提升醫務人員的薪資水平,同時緩解大眾看病難貴的實際問題,通過慢病的管理和大病的預防,減少相應醫療支出,為整個醫療行業帶來正循環。

最後對於醫學院校即將畢業的學生們講一句,家裡從業薪資低,可以來廣州花都啊!不要急忙著往三甲大醫院擠,也別因為傳聞已久的行業薪資水平低而趕著轉行。往基層醫改最前沿的地方看,來這裡試試,薪資有保障的同時,未來的你更是可能大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