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也加入全面限制輸液大軍,全面限制輸液下基層診所何去何從

7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了“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於徵求《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於規範醫療機構門診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通知”。基本標誌了廣西省也全面加入了限制輸液的大隊伍。(下面簡稱“通知”)

廣西也加入全面限制輸液大軍,全面限制輸液下基層診所何去何從

“通知”具體規定:

  1. 全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含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民營醫院等)於2018年8月1日起,除兒科門診和急診科外,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服務。
  2. 基層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所、門診部、一級醫療機構符合醫療機構標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生部令 第84號)、《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 第386號)、《處方管理辦法》、《廣西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試行)的通知》(桂衛醫〔2012〕80號)等要求的,方能開展門診靜脈輸液服務。2018年9月1日起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應逐步減少門診靜脈輸液醫療服務工作。

從“通知”的具體的內容來看,可以說對於輸液的限制是直插最基層,實現了從上到下的全覆蓋。

其實時至今日,醫療行業從上到下的全面限制輸液大勢已成。目前全國範圍內已經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的省份地區數一下,有以下十一個。

2012年:

甘肅省:下發《關於規範村衛生室靜脈輸液的通知》,村衛生室未經審批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2014年:

安徽省:提出53種不需要靜脈輸液的常見病清單。

2016年:

四川省:診所不得擅自實用抗菌藥物靜脈注射活動。

陝西省: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輸液服務。

江蘇省: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規定,7類抗生素村衛生室不得采購。

湖南省:發佈《湖南省村衛生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通知,只有符合規定條件的經過核准、上報後才能開展靜脈給藥服務

2017年:

湖北省:基層醫療機構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山東省:發佈《關於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工作的通知》,村衛生室、診所、社區衛生站抗菌藥輸液要上報

廣東省:明確53中常見病原則上不得輸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液要嚴格管理。

海南省:確定無需輸液治療的53種常見病多發病名單。

廣西省:發佈《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需配備具有執業資格證的醫師,護士,藥師,以及急救用相應藥品器材方可開展輸液。

雖然都是限制輸液,但是各地的方式還是大有不同。總結一下:從限制抗生素等藥品採購入手,從行政備案審批入手,從具體的53種病種入手,從人員資質配置和相關急救藥品和設備配置入手。實施的方式不同,優劣也是各有千秋。但終歸是結果一致,不讓像以前一樣的開展輸液治療了。

隨著醫改限制輸液的全面深入推進,鼓勵基層醫療發展的號召和輸液限制導致基層醫療機構很多常規診療服務無法開展的現實矛盾日益凸顯。對於基層的村鎮衛生室和社區醫療服務站而言,還有政府的公衛和其他各種補貼,而對於目前從數量上看迅猛發展的基層民營診所機構來說,這限制輸液無疑就是生死大考。在藥品零差價和限制輸液的雙重打擊之下,基層診所該何去何從,自強之路如何走,是每一個從業者的必修課題。

能不能從傳統的倚重輸液診療買藥賺差的服務模式轉型突破,是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創新診療服務模式,注重優化醫療服務體驗,突出專業診療特色必然是今後主要的變革著力點。限制輸液和藥品零差價,國家沒有並沒有給大家一個很好的應對方案,關鍵還是得靠我們自己去摸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