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我國佛教的類別按語系進行劃分可分為漢傳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三類。這裡的語系是指佛經使用的語言,比如南傳上座部佛教,使用的佛學經典是用巴利語書寫的;藏傳佛教,使用的佛學經典是用藏語書寫的。我國現有藏傳佛教寺院3000餘座,主要分佈在西藏和青海省,還有四川和內蒙古的西部區域,以及甘肅、雲南的部分地區等。如果你去藏區旅遊,有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要不然參觀寺院時一頭霧水就無法用心去感受文化了!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布達拉宮

我國的藏傳佛教是印度佛教經尼泊爾傳入西藏後,與藏區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經過多年的傳承發展,目前的藏傳佛教形成了四大教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和格魯派。其中寧瑪派是最古老、歷史最悠久的教派,格魯派最年輕,但卻是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教派。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多吉扎寺

首先說說寧瑪派,因僧人戴紅色的僧帽又俗稱“紅教”,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悠久的。寧瑪派的創始人蓮花生大師,是印度烏仗那國人,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成就者之一。蓮花生大師是你一定要記住的第一位藏傳佛教大師。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敏珠林寺

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而入藏弘法,是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西藏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就是藏王赤松德贊為蓮花生大師建立的。目前寧瑪派主要寺廟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麥窪寺等。寧瑪派寺廟總計達700多座,數量上僅次於格魯派而位居第二。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薩迦寺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麥窪寺

第二說說薩迦派,因該教派的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藍三色花條,所以又俗稱“花教”。 薩迦派的創立者是昆·貢卻傑布(1034-1102年)。1267年,在元王朝的支持下,薩迦派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地方政權,成為統治教派。1351年,薩迦派在西藏的統治地位被帕竹噶舉派取代,勢力日漸衰落。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德格印經院

目前薩迦派的主要寺廟有西藏地區的薩迦寺、貢嘎曲德寺等。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德格,薩迦派更慶寺內所設立的德格印經院,是藏區最著名的印經院,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等盛名,非常值得一看。薩迦派的寺廟數量在四大派中是最少的。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楚布寺

第三說說噶舉派,因僧人身穿白色的僧裙和上衣又俗稱“白教”。噶舉派的創立者是著名的譯經大師瑪爾巴(1012-1097年)。1351年,噶舉派四大分支中最大的分支帕竹噶舉同朗氏家族一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並統治衛藏地區達一百三十多年。目前噶舉派的主要寺廟有西藏拉薩的楚布寺、昌都的類烏齊寺和四川甘孜的八蚌寺等。噶舉派現有360多座寺院,從數量上排在第三位。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扎什倫布寺

最後來說說格魯派,因僧人頭戴黃色僧帽又俗稱”黃教“。格魯派是15世紀初由宗喀巴大師(1357-1419年)創立的,是四大派中最年輕的教派。宗喀巴大師是你一定要記住的第二位藏傳佛教大師。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哲蚌寺

在清代順治、康熙年間,清政府先後正式冊封格魯派的再傳弟子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從此形成兩大活佛轉世制度。由於清政府的扶持,格魯派成為藏區執政的教派,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至今仍是藏傳佛教中最大的教派。

去藏區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甘丹寺

格魯派的主要寺廟有拉薩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青海西寧塔爾寺、甘肅夏河拉卜楞寺等等。寺廟數量是四大派中最多的。

好了,瞭解了以上的這些知識,再去一些藏傳佛教的寺院遊覽的話,是不是就更有意義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