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下馬陵爲何被稱爲「下馬」陵嗎?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消息:馬陵,位於西安市和平路南段西側,東西順城路上。東起和平門,西至文昌門,東西橫街。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 年),陝西巡撫都御史趙遷錫將原唐長安常樂坊(今西安交通大學東部)的董子祠移建於此街東段路北。清康熙六年(1667 年),咸寧知縣黃家鼎在董子祠建董仲舒墓,稱說其門人與儒士過其墓皆下馬,俗呼為下馬陵。

你知道下馬陵為何被稱為“下馬”陵嗎?

相傳,漢代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後,安葬在長安城南曲江附近。一日,漢武帝經過這裡時,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特別下馬步行,於是民間稱這裡為下馬陵。由於陝西話中“下馬”二字與“蛤蟆”同音,幾經流傳便被稱作了蛤蟆陵。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指的就是下馬陵,還有唐代詩人皎然《長安少年行》中的“翠樓春酒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矜”,謝良輔《憶長安十二月》中的“取酒蝦蟆陵下,家家守歲傳卮”。

宋代呂大防的《唐長安城圖碑刻》中稱,蝦蟆陵在胭脂坡,位置大體在今西安交通大學東門一帶。而元代駱天驤的《類編長安志》記載:“興慶池南胭脂坡大道東有蝦蟆陵。”其位置大抵指在今西安交通大學東邊的沙坡。據考,唐長安城東門(春明門)之內、興慶宮之南,史上確有一高坡,坡上有一大冢。這一坡地,古稱“胭脂坡”,宋以後叫“沙坡”。元代李好文《長安志圖》中的《城南名勝古蹟圖》,這個位置仍繪有蛤蟆陵和胭脂坡,兩坡緊靠在一起。到了明代正德年間,下馬陵才由胭脂坡遷至今址。從明代開始,從文廟到關中書院再到蛤蟆陵,一直是文人墨客流連之處。(供稿 文/圖 碑林區委宣傳部 編輯 葛小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