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壓器大王:爲員工爭口飯吃,手捧高溫變壓油,年收入382億

因為師傅的一句話:“張技術員,如果你留下來,帶著我們幹,興許我們還能有口飯吃”。為了員工走在大街上,敢說自己是變壓器廠的人,大傢伙都有飯吃,子女都上得起學,姑娘小夥都能找上對象,放棄優厚的待遇,帶領瀕臨倒閉的小廠,開啟了創富的人生。他就是特變電工的創始人:張新。

中國變壓器大王:為員工爭口飯吃,手捧高溫變壓油,年收入382億

目前特變電工已成為中國產量最大、全球前三的變壓器廠商,2017年銷售額超過382億。

張新,1962年11月出生於甘肅民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4年進入開關廠當技術員。1988年大年初五,26歲的張新手捧烏魯木齊市化工廠的調令,興奮地走在大街上,他要去向昌吉市變壓器廠(特變電工前身)的師傅辭行。在一間低矮、透風、滴著雪水的茅草房裡,當張新表明來意後,本以為會得到師傅的祝福,卻聽到了對方的哭訴:“你們有能力的都走了,我們怎麼辦?”張新也看到師傅吃的最好的年飯,煮了一碗麵,切了一碟鹹菜!刺痛了他的心。

他找到了他的老書記,告訴老書記,工人生活太差了,嚴重到都快吃不上飯了。我看了好心酸呀,我是個單身漢無牽無掛的,如果能幫助他們有飯吃多好呀!老書記被張新的善心打動。要幹我們一起幹。

當年,張新被工人選出當任昌吉變壓器廠新廠長。

為了買兩根長鋼軌,張新連續一個多月往銀行跑,磨破嘴皮終於借來三萬元。在回廠的路上,老書記為了省下十幾塊的租車費,他看到老書記把自己綁在平板車上,奮力往回拉鋼軌,背上留下了血印。

在張新的領導下,工廠很快扭虧為盈。就在此時,一場天災卻突然不期而至。發現火勢後,所有人都趕來救火,有的燒掉了眉毛,有的從屋頂跌落。為了搶出變壓器油,大家不顧高溫,用手去地上捧高溫的變壓油,把手都燙傷了。

1993年,張新再次成為吃螃蟹的人,昌吉變壓器廠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後又吸收新疆電纜廠入股,新公司正式更名為特變電工。

中國變壓器大王:為員工爭口飯吃,手捧高溫變壓油,年收入382億

1997年,企業改制的過程並不平坦。在重組電纜廠時,張新遇到了很大阻力。吃慣大鍋飯的國企職工,不甘心“降級”為集體身份,在全廠大會上,一個刺頭青年大喊:“張新,滾出去!”所有人都為張新捏了一把汗,他卻鎮定地說:改革是歷史的必然,為的是讓廠子走出困境,絕不會退出歷史舞臺!請相信,只要大家努力,生活一定會好起來。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當初承包廠子,張新只有一個動機,就是把企業搞好,讓大夥有飯吃,子女有學上,員工走在大街上,敢挺起胸說自己是變壓器廠的人。如今,這一願望早就超額實現。對此,張新最感恩的是改革開放。在特變電工總部的大門口,矗立著一塊巨大的花崗岩,上面刻著“改革就是特變”六個大字。

2005年,國家開始籌建特高壓電網,張新隨國家電網公司總裁訪問日本。彼時,特高壓技術只有日、德等少數幾個國家在研究。參觀東京電力的特高壓試驗場時,日方只允許國家電網和非企業人士參觀,張新被拒之門外。這一恥辱經歷激起了張新的鬥志。回國前一晚,他向舒總請戰,“他們能做到的,我們要做到;他們做不到的,我們更要做到!”雖然,整個研製過程並不輕鬆,但是,為了掌握一手參數,他們投入30億建了兩個實驗基地,做了上千次試驗,期間被擊穿的線餅、線圈不計其數。三年後,世界上第一臺1000千伏特高壓變壓器在特變電工誕生。此後,特變電工迎來技術創新的爆發期。他們先後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科技項目,實現160項技術突破,其中55項世界首創;參與制定100項行業標準,其中IEC標準2項。強大的技術實力為特變電工贏得了大量訂單。

中國變壓器大王:為員工爭口飯吃,手捧高溫變壓油,年收入382億

在海外,其業務遍佈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承擔重大輸變電項目工程最多的企業,被譽為西部傳奇。

2017年,特變電工變壓器產量位居世界前三位,光伏EPC總量排名全球第一,實現營業收入382.8億元。其實不奮鬥,哪來美好人生,傳奇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背後凝結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