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起源與傳說——爲什麼會有現在的地位?

中國漢傳佛教主導宗派,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

禪宗是唯一被佛教稱宗門的,其它宗派如臺賢淨密等都是教下。

什麼是禪宗?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禪。禪本身的意思是靜慮,原本是佛教的一種修行的方法。具體的方法就是打坐,盤腿坐下,安安靜靜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後進入一種什麼境界呢?想入非非。

禪宗的起源與傳說——為什麼會有現在的地位?

禪宗是怎麼產生的呢?據禪宗自己的說法,是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祖在靈鷲山開大法會說法時產生的。因為佛祖自己是沒有著作的,他的弘法傳法就是靠開大法會,辦講壇。弟子們把說法的內容記錄下來,這個就叫做佛經。所以佛法上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意思是說我當年就是這樣聽佛祖說的。

這一次佛祖開大法會講得非常精彩,可以說是金蓮點地,頑石點頭,天花亂墜。這個時候佛祖就拿下一朵花,問你們明白嗎?所有人都不明白。只有一個叫摩訶迦葉的弟子笑了,他笑了以後,佛祖就說了這樣一段話:“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禪宗的起源與傳說——為什麼會有現在的地位?

從此,禪宗就產生了。而且佛祖還給摩訶迦葉指定了接班人,那就是阿羅陀。一路傳下去之後,到了第第28代就是菩提達摩。

最著名關於禪宗的傳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相信很對人都聽說過。

禪宗公案:菩提本無樹

五祖弘忍大師曾讓弟子們各作一偈,以做為傳法的依據。他看到惠能的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裡明白惠能是個堪傳大法之人,因擔心他招人嫉妒,被人加害,只是說“此偈猶未見性”。

第二天,五祖悄悄來到磨坊問惠能:“米熟了嗎?”惠能回答:“早就熟了,只是欠人篩過。”五祖聽了,用錫杖在搗米的舂碓上敲了三下,隨即離去。

惠能會意,便在半夜三更時分,來到五祖的丈室。

五祖告訴惠能:“諸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緣,即是為隨順眾生的根器,教示不同的佛法,因此有不同的法門。

禪宗的起源與傳說——為什麼會有現在的地位?

不論何種法門,都是無上微妙的佛法。佛陀將正法付囑大迦葉尊者,之後輾轉傳授了二十八代,到達摩祖師時傳來東土,授予二祖慧可,二祖傳僧璨,三祖僧璨傳道信,四祖道信傳至於我,今我將傳法予你。”

然後,五祖為惠能講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頓然大悟。

五祖將法門衣缽交付惠能,授其為禪宗第六代祖師,並囑其儘速遠離,先行韜光養晦,養深積厚,以待機緣。直至十五年後,惠能大師才出世弘法,展開日後曹溪一花開五葉的璀璨禪宗史。

反觀今人不耐於養深積厚,厚植弘法的福德因緣,一味急求速成,唯恐他人不知,令人慨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