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和眼睛都是我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門戶

耳朵和眼睛都是我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門戶,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對耳朵的保護。

在城市裡,可以看見很多人上下班喜歡在坐地鐵時候戴上耳機,習慣性點開手機音樂播放器,或看下手機下載好的電影,渴望在繁忙的間隙中暫時停下工作的腳步。但是,常坐地鐵聽歌,嚴重損傷聽力。

在生活中,可能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和行為就會對我們的耳朵造成傷害,想要擁有好的聽力,需要我們細心呵護我們的耳朵。

問題 嘈雜環境音樂變噪音

地鐵裡、健身房、辦公室隨處都能看到戴上耳機聽音樂的年輕人,有人還喜歡將車載音樂開至大音量,有人喜歡戴著耳機熬夜玩聲音嘈雜的網絡遊戲。這些習慣很容易導致聽力損傷,而當事人卻一無所知,這些聽力損傷一旦發生則會持續累積,聽力不僅不能恢復,還有可能持續加重。

他介紹說,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地鐵噪音達90分貝,在此環境中聽音樂,音量噪音必定超標。聽音樂最適宜的音量為50分貝以內,即在聽音樂的同時不影響與別人進行正常音量的交談。

人耳負責聽力的關鍵細胞固定為12000左右,且不可再生。因為聲音進入內耳,會令負責聽覺的毛細胞脫落,這些毛細胞一旦損壞,就無法再生。有比喻稱,喧囂的音樂和影視節目,與工地上刺耳的噪音一樣損傷感覺聲音頻率的細胞,當我們聽到音量110分貝的搖滾樂時,耳蝸內的毛細胞就像被碾壓過的稻穀。而當負責接聽某一頻段聲音的毛細胞受損後,該頻段的聲音就永遠聽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