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系統常見疾病之內耳疾病

1

先天性內耳畸形

是由於胚胎髮育間基因突變、缺失或其他遺傳因素,以及妊娠期間病毒、X射線等因素導致的內耳發育停止或變異。多以遺傳性聾為多。

2

藥物中毒性聾

是指藥物和化學物質引起的聽覺損傷。尤其常見的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萬古黴素)、利尿劑、解熱鎮痛劑、抗瘧藥、抗腫瘤藥(如氮芥、順鉑)、其它抗生素(如氯黴素、紅黴素)、細菌病毒產生的毒素、鉛、磷、菸酒、一氧化碳等。

此類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及時治療。不能恢復者,視聽力損失輕重選配助聽器或人工耳蝸。

3

突發性聾

指突然發生的,可在3天之內,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 HL以上。又稱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SSNHL)。大多為單耳發病。男性較多,春秋季易發病。半數患者有眩暈、噁心、嘔吐及耳周圍沉重、麻木感,可持續4~7天。

治療越早越好,能查出病因的儘量查出病因。

4

老年性聾

是指因年齡增長而聽覺器官衰老、退變所出現的雙耳對稱、緩慢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減退。一般城市高於農村;高脂飲食多於非高脂飲食;男性比女性多2倍。聽力損失多以漸降型或陡降型為主,往往還伴有眩暈、嗜睡、耳鳴、脾氣較偏執等。

5

梅尼埃病

是指由膜迷路積水引起的發作性眩暈、聽力下降、耳鳴和耳脹滿感為主要症狀的內耳疾病。發病年齡以30~50歲居多,單耳患病者約佔85%,累及雙側者常在3年內先後患病。常有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至少發作2次以上;常伴噁心、嘔吐、平衡障礙、無意識喪失;可伴水平旋轉型眼震。間歇性或持續性耳鳴,耳脹滿感等症狀。

6

聽神經瘤

是良性腫瘤,多起源於第Ⅷ腦神經的前庭支,以後侵入橋小腦角內,偶見於面神經。多發於40歲左右,生長速度緩慢。早期為患側輕度下降,嚴重時言語識別率比純音聽力下降顯著。耳聲發射正常,聽性腦幹反應的I波存在而Ⅴ波消失,兩耳I~Ⅴ波間期差超過0.4ms。採用手術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