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常見名稱解釋

基礎類

輸入:就是聲音未被放大之前,進入助聽器的傳聲器,也就是麥克風的聲音大小,我們可以稱之為初始聲音。

輸出:是通過助聽器放大器的改變之後,從受話器傳出的聲音大小,我們可以稱之為放大後聲音,就是被改變過的。

增益:是指在輸入輸出過程中,改變的大小。

放大種類

線性放大:指的是無論大聲小聲都一個比例的放大。

非線性放大:它的原則是小聲多放大,大聲少放大。

壓縮比:就是輸入變化和輸出變化的比值。

拐點:引起壓縮比改變的輸入強度就是拐點。

英文縮寫類

BET:耳背式助聽器

ITE:全耳甲腔式助聽器

ITC:半耳甲腔式助聽器

CIC:深耳道式助聽器

MPO:助聽器的最大聲音輸出限制

AC:氣導聽力

BC:骨導聽力

UCL:不舒適閾值

功能類

手動程序:就是通過助聽器上的手動程序按鈕來切換聲音。

自動程序:是具備自動識別環境聲音的助聽器,在經過特定環境區域時,助聽器識別周圍環境,然後判斷是安靜還是吵雜,是音樂還是言語,進而自動改變,不需手動。

藍牙:通常是與手機進行匹配,完成藍牙電話或藍牙音樂的工作。

FM:是當環境信噪比較低時,助聽器配戴者容易聽不清,需要講話人佩戴發射機,助聽器增加接收機,完成遠距離的信號傳輸。

降噪:是助聽器對於特定方向或特定類型的聲音進行處理。

頻段:是助聽器驗配師在調試的時候,可以精細化的最高數量,對於驗配非常重要,可以更精細的增加或降低某一個細緻頻率的聲音,而不對其他聆聽較好的頻率傷及無辜。

硬件參數類

飽和聲壓級:即助聽器所能達到的最大輸出聲壓級。

滿檔增益:是能達到的增益級別。

頻響範圍:是頻響曲線的一個數值表示,說明助聽器在該頻率範圍內工作。

額定電源電流消耗:是助聽器的耗電量。

本機噪聲:在檢測中一般體現為等效輸入噪聲級,即助聽器沒有輸入的噪聲級,國際標準不能超過32dB SPL。

助聽器常見名稱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