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王文芳先生的代表作:天地輝煌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2017年5月26日,王文芳藝術館在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舉行了開館典禮。這是又一次近距離的接觸王先生的畫作、接觸王先生及他的眾弟子們。且不論大家所公認的先生的藝術成就,單就先生與弟子之間情同父子的情意,就從一個側面折射了先生人格的偉大,讓人感動,現根據我並不全面的瞭解,寫下一點文字,以表達對先生的敬意。

我無緣拜山水畫大家王文芳先生為師,但這並不妨礙我通過多個維度去了解先生,發現先生的偉大。

(一)名利與藝德

名利與藝德,似乎是一對永遠在反方向運動的價值取捨。一個是外在的嚮往,一個是內心的追求。特別是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裡,無人患德之不立,卻都患不能名揚天下。當選擇了名利與藝德同向追逐的時候,難免會名利的浮躁所裹挾,顧此失彼、迷失方向。

然而先生的選擇是有目共睹的。他如同一個向著藝術殿堂朝聖的苦行僧,把生命的歷程,在他一路跋涉而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個修行的過程。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山魂

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對藝術的純淨信仰,修的是容得下千山萬水的寬廣胸懷,修的是崇高壯美的正大氣象,修的是敬天畏地的神聖情感,修的是開宗立派的筆墨表達。

先生的修行,是具體的,是艱苦的,是孤獨的。關隴山川的滄桑,黃河古道的荒涼,青藏高原的雄偉,都被先生在朝聖藝術的道路上,一步步的丈量過、一次次的裝入行囊、裝進記憶。無論飢餓、病痛,都沒有阻擋先生修行的腳步。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黃河邊上度年華

他是在用生命去讀懂西北那片土地,讓生命融入絲路的山水,先生終於在這艱苦卓絕的修行中,修成了正果,絲路的山水,在融入先生的胸襟、血液之後,又從先生的筆端,噴薄而出,化作頂天立地的存在,撼動著每一個注視者的心靈。

先生所追求的藝術,是純粹的藝術,是根植於天地造化的大美,這種美,容不得被世俗的圈子、心機、炒作、浮躁所玷汙。所以,幾十年來,先生的目光早就超越瞭如霧霾一樣迷茫著人心的名利,不斷投向西北,投向駝鈴悠揚的絲路古道。

先生的畫裡,有著他走過的路,有過他傾灑的心血,有著歲月回饋於他的感悟,更有著他登上藝術這座神聖殿堂之後依然純粹、乾淨、博大的內心。

所以,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先生的藝術:情接漢唐,氣蘊山河。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二)註定的偉大

在一個泥沙俱下的時代裡,能夠擁有火眼金睛的人,畢竟是少數。

有的人,註定不完全屬於這個時代。他的偉大需要被定格在時間裡、定格在歷史裡,被後世的學者持續不斷地去研究、去發現、去詮釋、去挖掘。

我想,先生是無愧於偉大的。

他的偉大,在哪些方面呢,我謹以陋筆試以闡述:

一是他在筆墨美方面的開拓。先生善以幹潤相間、光影交織的筆墨表現手法,他用筆粗獷而不粗鄙,他用墨厚重而不輕佻,既可傳神的表達出西部山水的雄渾,西部地貌的多彩,同時,又不陷於渾濁與輕浮。先生的筆墨與他所創造的山水形象,完善的融合,達到了筆與墨、神與韻的高度統一。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二是他在形式美方面的創新。先生的構圖,完全不襲前人,突破了固有的構圖模式,而能從現實的山水出發,以其非凡的才氣,對意象進行著重新架構,他極善於製造形式上的衝突與矛盾,然後以超強的駕馭力進行著整合。閱讀先生的山水,每一幅都不一樣,每一幅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三是他在意境美方面的突破。僅以宗教題材的山水為例,先生的作品,不是簡單的拿來,或是簡單的摹寫,而是對青藏那片土地,在進行了宗教般的深刻理解之後,重新藉著那片神奇土地所賦予他的神奇力量,進行了創作,於是畫面就有了神邃幽深的宗教神聖感。而這一切的意境,是缺少了宗教的情懷,根本無法表現的。(先生的宗教情懷,我想就是先生曾說過的,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吧。)畫面的深意,不是故弄玄虛、故作高深,而是創作者自身創造力、思維力的一種可感知的延伸和再現。而我們則可以通過先生的畫作,清晰的感知畫面的意境美。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先生的偉大其實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先生在山水畫表現領域的創新,在表現題材的創新,在山水畫精神內涵的拓寬。

這林林總總的突破與創新,共同構成了先生的偉大。

當然,我還是想說,先生的偉大,是需要被時代、被歷史不斷認識的。當他的價值被充分認可之後,他的偉大則會成為永恆。

是的,一個畫家,他的作品,就是他全部的語言、全部的修養、全部的精氣神。喧囂終會歸於寂靜,在歷史的深處,相信會有更多的人讀懂先生作品裡無言的訴說、震撼的大美,獲得心靈的感動、靈魂的滌盪。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三)意外的感動

我們都曾經是學生,我也見過很多學生,當然也接觸了很多搞藝術的人,他們也曾有一個身份——學生。

僅就藝術這個小圈子來說,很多師出名門的學生,談起老師,更多的只是一種變相的自我炫耀,藉著老師的光芒,裝點自己的色彩,言談之中,對老師的褒獎,更多是針對老師的名利光環。

曾經,我也以為,這就是藝術圈中的師承常態。從名利出發的拜師,到歸於名利的炫耀。

我甚至忘了,這種師生關係下,竟然還有師德一說。

畢竟,大家所津津樂道的,是老師作品的身價,從不曾談及老師的為人、道德。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這次王文芳藝術館的建立,我有機緣看到了王老師,看到了王老師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學生。

這些學生,有很多已是古稀之年,年齡最小的,估計也應該年近而立了吧。

說幾個細節:

一是王文芳藝術館朋友圈。這個圈子裡,200多人,絕大多數是王老師曾經的弟子。說起王老師,每個人言語間充滿恭敬;如果一個同學發佈了王老師的動態,(比如視頻、照片),其他同學都會關切的留言問候、並送上深情的祝福;藝術館開館之前,王老師決定參加,大家激動、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又紛紛對老師的身體狀況表達擔心、為老師的行程送上祝福,還有的同學,自己年紀都一大把了,卻主動請纓,要求護送老師。

每每看到這些留言,我的內心裡都充滿了感動,這些學生受教於先生的時間並不長,(我自己猜測,一般就是兩三年吧),他們並不是屬於同一屆的學生,好些人之間互相根本就不認識,但是他們在提到先生時那種急切的關心、真誠的祈願,都是那麼驚人的一樣。

注意:王文芳先生根本就不在這個群裡,他的身體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再使用微信,不可能看到學生的發言。而讓眾弟子牽掛著、放心不下的王老師,除了先生在藝術方面的高深造詣,更多的還是因為

先生大德的感召,先生人格的力量,先生博愛的胸懷。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另一個細節。是藝術館開館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匯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在等待先生的到來。當先生坐著輪椅,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人群真的是沸騰了,大家簇擁著先生進入藝術館參觀。先生已不能如往一樣講話了,但是眾弟子們依然如求學時一樣,用愛心護佑著老師,緩緩前行。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一幅幅凝聚了先生心血、才氣、心境、感悟的作品,先生慢慢地走過。那曾是千山萬水的記憶,也曾是千辛萬苦的探索,如今都化作了一幅幅永恆的畫卷,我想,此刻的先生,雖然沒有表達,但是思路依然清晰的他,一定會充滿著感動,這感動是因為在這裡,遇見了過去,遇見了他以一個朝聖者的姿態向著藝術殿堂前行的光輝歲月,遇見了那些學生們和他一起在課堂上渡過的美好時光。

大家與先生前行的畫面,深刻於腦海。

時光或許難再,師生情誼永恆。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第三個細節。開館典禮上,館長、學生代表、畫院領導都分別講完了話,按照預定日程,典禮就結束了。所以,當主持人宣佈典禮結束後,大家起身,但並沒有亂動,而是慢慢地向主席臺聚攏。這時,先生的助手說,王老師委託他,講幾句話。大家都安靜下來,圍在主席臺周圍。

原來先生早晨起來後,覺得在這個場合,應該和同學們說幾句話,於是就動手寫下了一頁紙的答謝詞。在助手宣讀先生的信時,先生在弟子的扶持下,顫微微的站了起來,以示敬意。當助手讀到最後“再次對大家的前來,表示感謝,我虔誠地向大家行三鞠躬時”,王文芳先生在弟子的攙扶下,艱難又虔誠的向著與會的所有人員,鞠了三躬。

這一幕,出乎所有弟子、嘉賓的意料,大家拼命鼓掌,全場人都已淚奔!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這就是先生,自己是藝術大家,且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但仍然不改一個謙謙君子本色。在來賓面前,永遠那麼真誠,用發自內心的敬意,去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

是的,先生因為身體原因,能夠再對弟子們進行藝術上的指導,機會並不多了,但是他始終感謝這些學生,正如學生們感恩他一樣。我又在想,他何嘗不是在以這樣一種特殊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著身教呢?

這才是真正的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