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竹编,这道工序很耗时切枯燥,但它却最不容忽视!

图文:黔源竹韵艺记

很多人问我,你家的手工竹编有毛刺吗?我都会肯定的回答——有!在这也许有些人就觉得我傻了,做人不要那么实诚,你要是说没有,那能减少太多解释。但我的理解就是实话实说是信任建立的基础。

手工竹编,这道工序很耗时切枯燥,但它却最不容忽视!

有,并不可怕,但可以处理,如何处理,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很多人会觉得纳闷,手工竹编制品在制作之前不是已经把竹篾材料都已经做过光滑处理了嘛,那编制成功之后自然也不会再出现毛刺了呀!这种思维方式在绝对理想状态下是能够实现的。但是稍加了解手工竹编编制的人都知道,不管你的竹编材料处理得如何光滑,在后续把穿、插、织、倒篾、锤打等方式使用到编制,收边,锁扣等工序后,会因为竹篾材料的摩擦产生刮痕,穿刺产生毛刺,这种毛刺的存现如若不处理,用手触摸几乎能达到100%的扎手。破皮,出血,最怕是竹刺扎进指甲里面。

手工竹编,这道工序很耗时切枯燥,但它却最不容忽视!

因此,竹制品光滑打磨处理是手工竹编完成之后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序,往往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几年的实践中,渐渐觉得毛刺处理成为了工作中最耗时的环节,也是一项最枯燥的工序。这种处理太多的人说可以用机器代替,但是在尝试过后,依然还原到人工的处理中来,采用镊子,剪刀,圆盘砂布、刷子等工具,进行细致的处理。很多说可以用机器处理的人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点,手工竹编是编织品,有编制纹路,也有缝隙,在锁扣环节部分又是不能受到一点点损伤,因此不能用像处理竹条打磨的办法进行处理。

手工竹编,这道工序很耗时切枯燥,但它却最不容忽视!

也看过一些评论,当有人质疑为什么有毛刺时,不少人给予的解释是手工竹编有毛刺是正常,以这种所谓的正常作为解释托词,有些不负责的趋势。有毛刺是正常的,但是作为生产方或者销售方,却不去处理,那就显得不那么正常了。站在职业角度方面来看,处理竹编毛刺是一种职业素养。

手工竹编,这道工序很耗时切枯燥,但它却最不容忽视!

哪些竹编制品不处理毛刺呢,竹编批发,价格低廉的竹编制品,在他们(生意人)的意识中,我这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哪还有义务给你处理毛刺哦!于是编制呈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发出,为此很多人购买竹编没少被竹编毛刺扎到。

手工竹编,这道工序很耗时切枯燥,但它却最不容忽视!

那么竹编毛刺,到底需不需要处理打磨呢?我的理解是,要,必须要,这是手工竹编的附加值,至于精细到什么程度,还是得根据价值来衡量,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打磨的基础标准就是,至少达到触摸不刺手的程度,这是义务,是标准参考,更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