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細菌性疫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細菌性疫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病苗出土後,子葉呈紅褐色潰瘍狀,或在著生小葉的節上及第二片葉柄基部產生水浸狀斑,擴大後為紅褐色,病斑繞莖擴展,幼苗即折斷乾枯。

成株葉片染病:始於葉尖或葉緣,初呈暗綠色油漬狀小斑點,後擴展為不規則形褐斑,病組織變薄近透明,周圍有黃色暈圈,發病重的病斑連合,終致全葉變黑枯凋或扭曲畸形。

莖蔓染病:生紅褐色潰瘍狀條斑,稍凹陷,繞莖1周後,致上部莖葉枯萎。

豆莢染病:初也生暗綠色油漬狀小斑,後擴大為稍凹陷的圓形至不規則形褐斑,嚴重的豆英皺縮。

種子染病:種皮皺縮或產生黑色凹陷斑。溼度大時,莖葉或種臍病部常有黏液狀菌膿溢出,別於炭疽病。

防治方法:

①選留無病種子,從無病地採種;實行3年以上輪作;及時摘除病葉、病莢,清除病株殘體,徹底銷燬;加強栽培管理,採用高畦定植,地膜覆蓋,避免田間溼度過大,減少田問結露的條件。

②種子處理:對帶菌種子用45℃恆溫水浸種15分鐘撈出後移入冷水中冷卻,或用種子重0.3%的50%福美雙拌種,或用硫酸鏈黴素500倍液,浸種24小時。

③發現零星病斑時及時噴藥,可用: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每7天噴一次,連噴三次。

菜豆灰黴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葉片危害症狀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果實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菜豆灰黴病可染病菜豆的莖、葉、花、果莢。

莖部感病:先從基部向上11~15釐米處開始出現雲紋斑,周邊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淡黃色,乾燥時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潮溼時病斑上生灰色黴層。有時病菌從莖分枝處侵入,使分枝處形成小漬斑、凹陷、繼而萎蔫。

成株葉片感病:形成較大的輪紋斑,後期易破裂。

苗期子葉受害:呈水漬狀變軟下垂,最後葉緣出現清晰的白灰黴層。

防治方法:

①保護地栽培要採取高畦定植,地膜覆蓋,加強棚內的通風,降低棚內溼度。適當降低密度,及時摘除病葉、病莢,清除病株殘體,徹底銷燬。

②藥劑防治:田間應注意檢查,發現零星病斑時及時噴藥,可用:腐黴利,嘧菌胺,菌核淨,或異菌脲每7~10天噴藥一次,連續3~4次。大棚可用腐黴利煙劑或百菌清煙劑每畝250克,傍晚閉棚點燃。陰雨天可用5%百菌清粉塵劑或6.5%甲黴靈粉塵劑每畝21千克噴粉。

菜豆鏽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鏽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菜豆生長中後期發生,主要侵害葉片,嚴重時莖、蔓、葉柄及莢均可受害。

葉片和莖蔓染病:初現邊緣不明顯的褪綠小黃斑,直徑0.5~2.5mm,後中央稍突起,漸擴大現出深黃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後,散出紅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後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黑色疤斑,即冬孢子堆。有時葉面或背面可見略凸起的白色疤斑,即病菌鏽子腔。寄主衰老後,葉片枯死。

莢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疤斑,表皮破裂後,散出褐色孢子粉,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發病重的無法食用。

防治方法:

①種植抗病品種,如福三長豐、雙青玉豆、12號菜豆、一掛鞭豆角、新秀1號、九粒白、春豐4號、細花等。春播宜早,必要時可採用育苗移栽避病。清潔田園,加強管理,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密植。

②發病初期用:12.5%腈菌唑水劑600-800倍液噴霧,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或50%的硫磺懸劑300倍液噴霧。

菜豆白粉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白粉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該病主要侵害葉片,也可侵害莖蔓以及豆莢。葉片感病:首先在葉背面出現黃褐色斑點,後擴大呈紫褐色斑,其上覆蓋一層稀薄的白粉,後期病斑沿葉脈發展,白粉佈滿全葉,嚴重的葉片背面也可表現症狀,導致葉片枯黃,引起大量落葉。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蔬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株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戊唑醇;三唑酮;或錳鋅•腈菌唑每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

菜豆炭疽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炭疽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菜豆炭疽病是菜豆重要病害之一,分佈廣,為害重。

幼苗發病:子葉上出現紅褐色近圓形病斑,凹陷成潰瘍狀。幼莖上生鏽色小斑點,後擴大成短條鏽斑,常使幼苗折倒枯死。

成株發病:葉片上病斑多沿葉脈發生,成黑褐色多角形小斑點,擴大至全葉後,葉片萎蔫。

莖發病:病斑紅褐色,稍凹陷,呈圓形或橢圓形,外緣有黑色輪紋,龜裂;潮溼時病斑上產生淺紅色粘狀物。

果莢發病:生褐色小點,可擴大至直徑1釐米的大圓形病斑,中心黑褐色,邊緣淡褐色至粉紅色,稍凹陷,易腐爛。

防治方法:

①用地膜或稻草等覆蓋栽培,可防止或減輕土壤病菌傳播;採用45%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消毒架材。深翻土地,增施磷鉀肥;雨後及時中耕,施肥後培土,注意排澇,降低土壤含水量。

②在無病區繁育種子或從無病株上採收種子,並在播前用藥劑處理種子。用甲醛200倍液浸種30分鐘,撈出清水洗淨晾乾待播。也可用50%多菌靈或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0.4%拌種後播種。

③田間發現病株後及時噴藥。常用藥劑如下:苯甲•丙環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或福·福鋅隔7~10天噴1次,連防2~3次。噴藥要周到,應特別注意葉背面,噴藥後遇雨應及時補噴。

菜豆病毒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病毒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菜豆病毒病多表現系統性症狀,病株出苗後即顯症,因引起該病的病原種類很多,田間多發生混合侵染而產生不同症狀。

植株受害後,葉片出現明脈、產生褪綠帶、斑駁或綠色部分凹凸不平,葉片皺縮、扭曲、畸形,植株生長受抑制,株形矮小,開花遲緩或落花,開花結莢明顯減少,豆莢短小,有時出現綠色斑點。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耐)病品種,無病株採種,無病土育苗,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土壤施足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應及時拔除病株並在田外銷燬,清理田邊雜草。

②育苗階段注意及時防治蚜蟲,有條件的採用防蟲網覆蓋育苗或用銀灰色遮陽網育苗避蚜防病。藥劑可選用蚜蝨淨可溼性粉劑2000~2500倍液。

③發病初期噴灑:氨基寡糖素;嗎胍·乙酸銅,或香菇多糖,視病情防治1~2次。採收前4天停止用藥。

菜豆枯萎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枯萎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菜豆枯萎病一般花期開始發病,病害由莖基迅速向上發展,引起莖一側或全莖變為暗褐色,凹陷,莖維管束變色。病葉葉脈變褐,葉肉發黃,繼而全葉乾枯或脫落。

病株根變色,側根少。植株結莢顯著減少,豆莢背部及腹縫合線變黃褐色,全株漸枯死。急性發病時,病害由莖基向上急劇發展,引起整株青枯。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與白菜類、蔥蒜類實行3~4年輪作,不與豇豆等連作;高壟栽培,注意排水;及時清理病殘株,帶出田外,集中燒燬或深埋。

②發病初期開始藥劑灌根,選用的藥劑有:惡黴靈+葉面肥;咪鮮胺錳鹽;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每株灌250毫升,每10天1次,連續灌根2~3次。

菜豆根腐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根腐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病菌主要侵染菜豆的根部或莖基部,多在出苗7天后開始發病,生長3~4周進入發病高峰。病株表現為下部葉片變黃,病部產生褐色或黑色斑點,多由側根蔓延至主根,使整個根系腐爛或壞死,病株容易拔出。

縱剖病根,維管束呈紅褐色,病情擴展後向莖部延伸,主根全部發病後,地上部莖葉萎蔫或枯死。在潮溼條件下,病株莖基部長有粉紅色黴狀物。

防治方法:

①與白菜或蔥蒜類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平整土地,防止積水。採取高畦深溝栽培,降低田間溼度,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病能力。

②播種前用下列藥劑進行種子處理:6.25%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0.02kg,或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0.02kg拌種100kg。

③該病為土傳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藥預防,發病後用藥效果差。可選用:多菌靈,或惡黴靈淋植株基部或灌根,每株灌250ml藥液,視病情隔7天再灌1次。

菜豆菌核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菌核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本病多為害近地面的莖基部和蔓部,尤其在莖基部或分枝的茬口處易感染,也可為害豆莢。初呈水漬狀,後變灰白色,皮層腐爛,僅殘存纖維。高溼時,病莖生白色棉絮狀菌絲及黑色鼠糞狀菌核,病莖上端枝葉枯死。

防治方法:

①發病嚴重地進行深翻,菌核深埋土中,子囊盤不能出土,減少病菌初侵染來源。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勤鬆土、除草,摘除老葉。從初花期開始,堅持進行數次。 覆蓋地膜。

②種子處理:播種前用10%鹽水浸種,洗去病殘體後,再用清水沖洗後播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防治:多菌靈;腐黴利,或菌核淨每隔10天噴藥一次,共2-3次。

菜豆白絹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白絹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漬狀病變,向莖的上部延伸,或向地面呈輻射狀擴展。幼嫩的菌核如鈕釦狀,白至乳黃色,老熟的菌核如油菜子狀,球形,褐色至棕褐色。隨著病情的發展,莖部皮層腐爛,甚至露出木質部,終致全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結合深耕,及時清理田間殘枝敗葉,減少病源;合理密植,雨後及時排水,保持通風透氣,降低溼度;增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在菌核形成前,拔出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地塊增施消石灰,使土壤呈微鹼性反應,可控制病害發生。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防治:多菌靈;嘧菌酯,或腐黴利。

菜豆角斑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角斑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菜豆角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豆莢,一般發生在開花期後。

葉片受害:產生小且受葉脈限制的多角形黃褐色斑,初期為淡褐色或灰色,後變暗褐色,葉背簇生灰紫色黴層,即病菌子實體,病斑不凹陷。

豆莢受害:病斑常在花期和結莢期出現,嚴重時為害莢果,莢上現出直徑1釐米或稍大的大塊黴斑,斑邊緣紫褐色,中間黑色,後期密生灰紫色黴層,病斑不凹陷別於炭疽病,嚴重時可使種子黴爛。

防治方法:

①選無病株留種,並用45℃溫水浸種10分鐘進行種子消毒;發病重的地塊收穫後進行深耕,有條件的可行輪作。

②種子處理:可用45℃溫水浸種15分鐘進行消毒。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防治:鹼式硫酸銅,或琥·乙膦鋁。

菜豆紅斑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紅斑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葉片上的病斑近圓形,有時受葉脈限制形成不規則形病斑,該病斑的直徑大小為2~9毫米,紅色或紅褐色,病斑的背面密生灰色酶層。

發病嚴重時能侵染豆莢,形成較大的紅褐色病斑,病斑中心為黑褐色,後期著生灰黑色酶層。

防治方法:

①選無病株,播種前用45°C溫水浸種10分鐘消毒,採收結束後進行及時銷燬病殘體,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實行輪作倒茬栽培。

②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藥,常用藥百菌清,混殺硫,絡氨銅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2~3次。

菜豆輪紋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輪紋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主要為害葉片,葉斑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4~10毫米不等,褐色,邊緣色稍深,斑面輪紋明顯或不明顯,其上生針頭狀小黑點即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①及時收集病殘物燒燬。

②結合防治豇豆其它葉斑病及早噴灑百菌清+甲基硫菌靈;百菌清+代森錳鋅,或多·硫懸浮劑,隔10天左右1次,連續2-3次,注意噴勻噴足。

菜豆黑斑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黑斑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主要為害葉片,初生針頭大的淡黃色斑點,逐漸擴大為圓形、不規則形病斑。病斑邊緣齊整,周邊帶淡黃色,斑面呈褐色至赤褐色,其上遍佈暗褐色至黑褐色黴層。病葉前端斑塊多,有時連片,造成葉片枯焦。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合理密植,高壟栽培,合理施肥,適度灌水,雨後及時排水。保護地注意放風排溼。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銷燬,減少菌源。重病地與非豆科植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可選用百菌清,甲霜靈·錳鋅,代森鋅,或異菌脲等藥劑噴霧防治,連噴2~3次,每次隔7~10天。

菜豆細菌性暈疫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細菌性暈疫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主要侵害葉片,初在葉片或新生葉上現不規則水浸狀斑點,後在斑周圍出現直徑0.5-1釐米的暈圈,斑上常有菌膿溢出。

葉脈染病:致葉脈壞死,易穿孔或皺縮畸形。

果莢染病:初現水浸狀斑點,後變褐幹縮下陷,斑面滲出菌膿,病斑中央枯死點小,但周圍暈圈寬。

防治方法:

①菜豆不同品種具明顯抗性差異,應選育種植抗病品種。嚴格檢疫,防止種子帶菌傳播蔓延。

②發病初期,噴灑農用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或琥膠肥酸銅,或氫氧化銅隔7-10天1次,防冶1次或2次。

菜豆褐斑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褐斑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主要為害葉片,葉斑較明顯,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4~10毫米,綠褐色至黃褐色或鏽褐色至血紅色,周緣分明,病斑上生有明顯輪紋,中央赤褐色至灰褐色,邊緣色略深,溼度大時葉背病斑上產生灰色黴,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①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增強寄主抗病力;採用滴灌,防止大小漫灌,雨後及時排水;合理密植,保持通風良好。

②發病初期開始噴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或苯醚甲環唑,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菜豆汙煤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汙煤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主要危害葉片,葉斑較明顯,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4~10 mm,綠褐色至黃褐色或鏽褐色至血紅色,周緣分明,病斑上生有明顯輪紋,中央赤褐色至灰褐色,邊緣色略深,溼度大時葉背病斑上產生灰色黴,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加強環境調控,注意改變棚室小氣候,提高其透光性和保溫性。露地栽培時,注意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溼氣滯留。

②防治害蟲及時防治溫室白粉蝨、蚜蟲等害蟲,這些害蟲的大量繁殖會汙染葉片,導致煤汙病的滋生。及時噴施除蟲滅菌藥,殺滅蚜蟲、灰飛蝨、玉米螟及地下害蟲,斷絕蟲害傳毒、傳菌途徑。

③發病時噴施: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或腐黴利,或多菌靈+萬黴靈,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菜豆斑點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斑點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葉斑圓形或近圓形,生於葉緣或葉尖的為半圓形,直徑2~15毫米或更大,邊緣褐色,中部淡褐至灰褐色,斑面現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潮溼時其上散生或輪生小黑粒即分生孢子器。本病有時與炭疽病相伴發生。

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選擇抗病品種,高畦深溝栽培,雨後及時排水,增施草木灰或磷鉀肥,實行2年以上輪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帶出田外集中銷燬。

②種子處理: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③發病初期,藥劑可選用:氫氧化銅,甲基硫菌靈,或苯甲·丙環唑。噴藥保護,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3~4次。

菜豆立枯病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立枯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

發生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或紅褐色病斑,邊緣明顯,略向下陷,後期病莖幹縮變細,皮層變色,根部壞死,整株枯死。莢腐病病斑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邊緣明顯,內部凹陷,嚴重時引起莢腐。

防治方法:

①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漬水。立枯病多發生於幼苗中後期,及時間苗,培育壯苗。

②莢腐病多發生在矮生種上,及時噴灑殺菌劑:百菌清,惡黴靈,或苯醚甲環唑。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正所謂一個民族的未來看教育,現如今我國的教育機制已經完善,九年義務教。育讓所有人都能夠讀書寫字。但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寒門難出貴子”的社會現實。現如今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差距很大,尤其是各大高校的農村學子比例更是少之又少。中國農業新聞網提供了讓大家都有機會免費獲得全科免費教育的機會。僅限月底之前領取。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為了讓大家真實體驗學習效果,驗證中國農業新聞網提供的服務真實性。特給大家提供免費體驗的機會。大家可以掃描上面小程序獲得免費卡。也可以點擊下面店鋪鏈接領取!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菜豆病害合集!(附防治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