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枯木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7月19日,一張防城海關女關員穿吊帶裝辦理業務的圖片在網上熱傳,並被網友吐槽。21日,防城海關回應,該名工作人員當天已請假,準備離開時恰逢有人前來辦事,為了不耽誤對方,她臨時受理了業務。沒想到,因著裝問題被拍照曬到了網上。23日,當事關員被嚴肅批評教育。

事實擺在那裡,首先無論該女關員理由如何,穿吊帶裙出現在窗口辦公,明顯違背了海關總署官網公佈的《海關工作人員著裝管理規定》,對不知情的群眾來說帶來了不好影響。作為準軍事化紀律部隊,嚴格著裝規定,有利於樹立海關良好形象,規範內部管理,十分必要,因此,該女關員因著裝不規範受到防城海關批評,這是符合規定也是必須的。

然而,和網友們吐槽不同,有幾家媒體卻給出了相反的看法,為該女關員打抱不平,有的比較平和,認為“多一點理解,都一點寬容”,似乎還說得過去,而有的文章認為“事出有因為何還被嚴肅批評?”,有的認為“海關關員穿吊帶裙該一棒打死嗎?”

,一副質問架勢,好像海關批評關員還反而不對了,難不成還應該獎勵該女關員不成?!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關於此事的對與錯,我們就來分析分析,不帶任何情緒色彩,希望可以從中找出是非曲直。

我們先來分析拍攝者,事件發生在7月6日(星期五)上午,該李姓報關員前去聯檢大樓二樓稽查科企管窗口辦理業務,“看到受理關員身著吊帶裝上崗感到疑惑,就拍了照片發至微信群,結果被群裡網友轉發引起熱議”,後來瞭解到該關員是請假後又繼續辦公,於是致歉。從李姓報關員的情況說明來看,其做法沒有錯,至於沒有打碼,我認為這個並沒有侵犯個人隱私,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該關員正在窗口辦公,是在執法階段,因此肖像權不存在被侵犯的情況, 群眾有權監督執法者的行為,因而李姓男子沒有打碼是沒有錯誤的。

再來看該女關員。從海關披露信息來看,當事女關員因有急事向帶班科長請假外出辦理,並得到帶班科長同意,換便裝即將離開辦公區時,某企業報關員到達現場辦事窗口,向該當事關員諮詢相關業務,該當事關員立即接待了該報關員,並核對文件進行辦理。

我們運用邏輯原理和常識分析一下。首先,海關報關窗口不是一個,辦事的關員也不是一位,否則該女關員請假不會得到允許;既然得到允許,那麼業務肯定會有人接替,不可能上班時間(週五上午)沒有人值班。那麼先得到一個前提,業務辦理正常,並沒有因為請假而耽誤海關正常辦公。

其次是更衣室和辦公區是否在一起,由於筆者沒有去過防城海關,因此對情況不瞭解,然而從常理推斷,海關更衣室應該和辦公區隔離,不會在一起,否則容易走光;更衣後直接可以從更衣室離開,還是必須通過辦公區離開;我們從其他海關以及大多數行政執法單位的辦公大廳設計來看,似乎應該直接可以從更衣室離開,否則身著便裝和制服混在一起。得到一個小前提,完全可以更衣後直接離開。

因此該女關員請假獲得批准後,更衣,離開,非常符合邏輯,不會再回來坐在辦公窗口。如果是更衣後還必須要通過辦公區才能出去辦事,那麼有可能在路過的時候,被李姓報關員叫住,然後回到窗口辦公。而從李姓報關員的陳述來看,該女關員應該在他到達時就在辦公窗口,否則他也不會奇怪,把照片發到微信群,而且李姓報關員和女關員不熟,也不會曬美照這一層關係。從以上分析來看,該女關員蹊蹺的是更衣後回到辦公窗口,是否是忘了拿東西?反正是李姓報關員到達時就在窗口這點沒有疑慮。

第三,從披露信息來看,該女關員是因為有“急事”。按照常人理解,在上班時間請假,確實應該是急著辦理的事情,一般會更衣後趕緊去辦急事。而該女關員卻在換衣後,回到窗口接待報關員辦理業務,去過海關辦事的都知道,一般的報關單之類的格式審核,需要海關官員認真比對,因此需要時間較長,而從該女關員辦事情況(圖片)來看,似乎並不著急,那就是說,要麼她請假的事情並不著急,要麼是即便著急也要把“群眾放在第一位”。可是,不知道海關還有沒有其他關員也可以辦理?難道該報關單非要該女關員處理?顯然不是,否則讓其他同事們情何以堪?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那麼我們就要推斷該女關員穿吊帶裝出現在窗口的原因何在?是否像某媒體所言“利用已請假的空餘時間‘急人之所需’完成工作,正是保持嚴謹工作作風,體現良好服務意識的表現。”,如果是,那麼該女關員就是顧不得自己的急事,熱心愛崗,關心群眾,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值得表揚,那麼,防城海關的批評就來得沒有道理甚至是錯誤的了。

然而從以上推斷來看,似乎超出常理,似乎該女關員出現在窗口,並非是李姓報關員臨時叫住,而是已經換好吊帶裝坐在窗口的,並且還在那裡處理業務,那麼所謂的“因急事請假”似乎也不急,這就不由得懷疑該女關員是否“請假”存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不存在,該女關員就存在有工作散漫的作風,因為著裝不規範,被防城海關批評,而且避免引起更多討論,用請假作為藉口,從邏輯上說得通。

退一步說,即便是該女關員請了假,業務並非缺她不可,而且報關事情並不是心急火燎的業務,需要加急辦理,完全可以讓其他同事予以辦理,不能身著不規範的服裝,出現在窗口,那麼,這肯定是違反了有關規定,受到批評,防城海關的處理還是比較妥帖的。

而那些打抱不平,替該女關員“抱屈”的,似乎有失偏頗,沒有認真分析原因,只是在那裡打著“寬容理解”的旗號,有的還陰陽怪氣地說“好心換差評”,甚至還指責海關批評不對的言論,這是在縱容某些辦事員散漫的作風,看起來身著吊帶裝沒什麼,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海關作為準軍事單位,是我們國家邊防的最後一道門檻,從嚴要求,加強每一位關員的負責態度很有必要,“防微杜漸,憂在未萌”。如果掉以輕心,工作散漫,就會造成更大的危害,《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值得我們警惕,因此對之批評教育是完全合理合法合規的。

如果還不理解,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宋代治蜀能臣張乖崖的事情,“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傍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自仗劍,下階斬其首,申臺府自劾。崇陽人至今傳之。”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2018/7/24榆木齋

女海關關員吊帶裝辦公被批評,還有人鳴不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