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没有什么是它解决不了的

厉害了,没有什么是它解决不了的

生活,少不了烦恼,少时,我们总为成绩高低、情感的萌动而烦恼,长大后,我们的烦恼似乎就更多了。光是房贷、车贷,已经压得大部分中国人喘不过气来。一辈子也赚不了一套首付的钱,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用以自嘲的口头禅。残酷的社会现实不断压榨现代人的劳力与心力,但现代人也不甘示弱,他们依旧顽强努力着,用一根烟为自己加油打气。

厉害了,没有什么是它解决不了的

烟是友谊的桥梁

不可否认,烟在中国人的社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熟悉还是陌生,不管是客户还是朋友,只需要递上一根烟,话题就立马被打开了。在烟雾缭绕中,大家的话题从香烟开始,慢慢地延展到生活,工作。在烟雾中,大家仿佛找到了更多的共鸣。如今,烟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最简便、最直接的社交手段。从吸烟开始,他们渐渐交浅言深,进而或发展出一个新的至交兄弟,或开始一段新的合作关系,而这些,仅仅是一根烟带来的社交效应。

厉害了,没有什么是它解决不了的

烟是寂寞的伴侣

夜深人静时,点上一根烟,看着烟雾缭绕的天空,内心的孤寂也少了些。虽然这些仅仅是尼古丁带来的错觉,但不可否认的是,烟陪伴了很多孤单的人走过了很多寂寞的夜晚。在香烟的陪伴下,孤单也已经不是一个具有压力的词语,反而成了自我反思的境界。

厉害了,没有什么是它解决不了的

烟是灵感的来源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香烟除了有提神的功效,更重要的是香烟可以成为他们的灵感来源。因此,我们总能看到很多大文豪手中总夹着一根香烟。如民国时期的鲁迅,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位烟民。那位曾经写出《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出自己的写作的秘密,在创作过程中,他足足抽了3万根烟。也在这3万跟香烟的帮助下,他写出了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提起当代中国文坛的陕西“黄土三杰”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相信70、80年代出生的烟民们多多少少地都拜读过,至今,不少人家里的书柜中还有《废都》、《白鹿原》、《人生》、《秦腔》等多部作品,而他们也是不折不扣的烟民,香烟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只是排解他们深夜孤寂的伴侣,更是灵感纷飞的好助手。

《废都》扉页上的一张图片,内容就是贾平凹左手夹着一根香烟,右手握着钢笔,在深夜里爬格子。在他的作品《吃烟》中,叙述了他的老家秦岭山下当地的风俗,油泼面可以不吃,旱烟必须天天吃(抽),无论是汉子,还是婆姨。正是在贾平凹被香烟激发的大脑思绪飞扬下,饱受争议、备受瞩目的大作《废都》诞生了!相信看过此部小说的朋友,都晓得文中不少精彩的情节描写,而在这一大堆妙笔生花的文字中,无疑凝聚着不少香烟的心血。

同样是烟民的陈忠实虽然没把自己吸烟的肖像放在上面,但在《白鹿原》的第二页,陈忠实的肖像下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脸上有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般的线条,刚毅的双目中喷射出来陕北汉子特有的神情,香烟,是他一生的忠爱之物。陈老一生嗜烟如命,国烤、外混、旱烟、雪茄,无所不吸。2014年,陈老也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自述,他的香烟档次经过近30年的锤炼后,得到“发展”,从早些年抽非常廉价的小纸烟、大烟袋这一级,到抽上纸包装的猴王牌香烟,到后来比较高档一些的巴山雪茄等。“香烟不仅帮助陈老见证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帮助陈老见证着自身灵感的飞扬。

作品,有如作家的生命一样,是心血和泪水凝聚而成。篇篇佳作的问世,诚然与作者本身的聪明才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吸烟,也适时地触发了他们大脑的灵感。在袅袅烟雾升腾时,精美的文字也在孕育着它们的生命。

厉害了,没有什么是它解决不了的

诚然,一根烟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但无疑它可以让我们在压迫下稍微喘口气,然后以更轻松的姿态面对更多的难题,也能激发我们自身的灵感,以更多的方法去面对以后的路途。在你看来,香烟还有哪些好处,不如来跟信商君说一下?

图cr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