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入在什麼水平?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節台階上?

你的收入在什麼水平?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節臺階上?

最有錢的人會買什麼?買房子、買股票?還是買字畫、買黃金?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修煉大局觀,請先用半分鐘時間自己思考一下,然後再讀下文。

測量收入不平等的時候,人們經常會用一個術語,叫基尼係數。如果基尼係數為零,說明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為1,說明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基尼係數越高,一個社會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但是,單用一個抽象的概念來描述收入不平等,很難讓大家有切身的體會。

人們還經常喜歡用一些簡單的標籤概括貧富差距:比如,把一個社會分為“上層”和“下層”,或是把一個社會分為“精英”和“大眾”。這些標籤儘管易於理解,但含義卻非常模糊。

你的收入在什麼水平?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節臺階上?

比較準確的方法,是把一個社會設想成一個一個臺階,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臺階上。

我們可以把一個社會劃分為10個臺階,即從收入水平最高的10%到收入水平最低的10%。每一個臺階又可以再細分,比如收入最高的10%中,還可以區分出收入水平最高的1%和其它9%。只要設想一下自己是站在哪個臺階上,你就會對自己的收入狀況在整個社會中的位置有更準確的理解。

當我們把自己的收入和別人的收入比較的時候,往往首先考慮的是勞動收入的差異。我們想到的是自己工資條上的數字和別人工資條上的數字。讓我們先看看勞動收入的不平等。

勞動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例大致在2/3到3/4左右,那剩下的是什麼?那是來自資本的收入。我們先來看勞動收入。各國的勞動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差較大。在發達國家中,較為平等的是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瑞典、挪威、芬蘭),較不平等的國家是西歐、中歐國家,如法國和德國,最不平等的國家當屬美國。假設平均工資為每月2000歐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在北歐國家,收入最高的10%工資為4000歐元,收入最高的1%工資為10,000歐元,收入處於中間的40%水平的人們工資為每月2250歐元,收入最低的50%工資為1400歐元。在美國,收入最高的10%工資為7000歐元,收入最高的1%工資為24,000歐元,收入處於中間的40%水平的人們工資為每月2000歐元,收入最低的50%工資為1000歐元。

你已經感覺到貧富之間的差距了吧。且慢,勞動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跟資本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在資本收入相對平等的國家,比如20世紀70-80年代的北歐國家,收入最高的10%就能擁有全社會財富的50%。如今,在大部分歐洲國家,收入最高的10%擁有全社會財富的60%。更為令人擔憂的是,資本收入最低的50%幾乎沒有任何財富。在絕大部分國家,資本收入最低的50%人口擁有的財富還不到全社會財富總量的10%,而且經常會低於5%。2010-2011年,美國資本收入最高的10%擁有全社會財富的72%,收入最低的50%只擁有2%。

理解這一點很簡單。勞動收入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靠工資生活,不管你是送外賣的,還是搞直播的,不管你是當保姆,還是當教授,我們掙的都是勞動收入。除了極其個別的例子,比如影視巨星、體育明星,以及個別明星級的經理人,大部分人的勞動收入再高也高不到哪裡去,人掙錢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資本要想獲得回報就不同了。人掙錢很難,錢掙錢很容易。還記得我推薦過香帥無花的《金錢永不眠》嗎?這本書的書名一語道破金融的真諦:不管你勤奮不勤奮、聰明不聰明、創新不創新,如果你的資本到了一定的規模,它就會不分晝夜、不斷地為你增值。勞動收入的增長速度很難超過GDP的增長速度,大家拿的工資都比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還快,這事就不對頭了。但資本沒有這個限制,資本可以盡情地增長,把靠勞動獲得收入的人甩在後面,絕塵而去。

你的收入在什麼水平?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節臺階上?

讓我們沿著社會階層的臺階,一步步往上走,看看不同階層人們的財富狀況。

在社會的最底層,是一群淨財富為負的窮人,他們的收入還不夠支出,工資單上的錢不夠花到月底,銀行賬戶裡不過有萬把來塊錢存款。再往上走,是大多數工薪階層,嚴格地講,他們也沒有財富。按照國民收入核算,你購買的家電、傢俱、汽車都不算財富(它們算消費),但這些其實是大部分工薪階層僅有的“財產”。《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克迪講到:“財富是如此地集中,以至於社會中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見識過財富。”

再往上走,到收入最高的10%,他們擁有全社會財富的60%。他們擁有的財富是整個社會平均水平的6倍。在發達國家,大致來說,這意味著每一個收入最高的10%的社會成員擁有120萬歐元的財富。他們大多擁有自己的房產,而且也開始注意投資股票、債券,說不定還會有幾件珍愛的收藏品。

你的收入在什麼水平?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節臺階上?

但在這10%中,收入最高的1%佔有全社會財富的35%,其餘9%佔有全社會財富的25%。每一個收入最高的1%的社會成員擁有的財富是整個社會平均水平的25倍,大約每人擁有500萬歐元的財富。收入水平越高,房產在個人財富中所佔的比例就越低。在收入最高的10%人口中,處於“底層”的9%,也就是人均擁有100萬歐元的這個群體,大約有一半的財富是房產。人均擁有200萬-500萬歐元的群體,只有不到1/3的財富是房產。人均財富超過500萬歐元的群體,只有不到20%的財富是房產。人均財富超過1000萬歐元的群體,只有不到10%的財富是房產,他們的財富主要是股票和股權。他們才是最富有的階層,站在高高的雲端,冷冷地注視著地上忙忙碌碌討生活的芸芸眾生。

把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加起來就是總收入。很自然,總收入的不平等狀況比資本的不平等要好,比勞動收入的不平等要差。大致來說,在北歐國家,收入最高的10%得到了總收入的25%,在居中的歐洲國家,收入最高的10%得到了總收入的30%-35%,而在美國,收入最高的10%得到了總收入的50%。相對來說,總收入的不平等狀況更接近於勞動收入的不平等。這也是易於理解的,畢竟,在每年的國民收入中,2/3到3/4的收入是勞動收入。但是,資本收入具有自我積累的性質,一年年下來,資本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會日益加劇。

一個社會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到什麼程度會出現矛盾和衝突呢?當一個社會收入最高的10%拿走了一半以上的總收入時,警鐘就已經敲響了。法國大革命前夕,收入最高的10%得到的收入大約佔總收入的50%,甚至60%以上。設想一個社會收入最高的10%把全社會收入的90%都盡收囊中,這個社會一定要通過高壓政策,才可能壓制人們的不滿和反抗,但革命終歸是會爆發的。

你的收入在什麼水平?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節臺階上?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收入最高的10%裡的不平等經常被人忽視。在收入最高的10%人口裡,處於最低的9%和最高的1%差距極大。但是,這些人無論從智力、年齡、努力程度、社會地位,其實都相差不大。為什麼人和人的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