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元宵節是唯一的浪漫節日,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燈會,才被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這正好給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機遇,因此,元宵節這天也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元宵節的燈火,成為愛情故事發生的盛大背景,在熱鬧當中尋找那個一見傾心的人,將最美好的時光,定格在元宵之夜。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雖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節日傳說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大權落在呂后手中.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平亂之後,漢文帝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節日故事

元宵姑娘

漢武帝的寵臣東方朔風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園賞梅,遇一宮女欲投井。朔搭救後問明原委,原來宮女名叫元宵,因進宮後長久不能見到親人而思念,遂起輕生念頭。東方朔同情並答應幫忙。

東方朔擺攤占卜,所有人問卦結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長安城大恐慌。漢武帝向東方朔請教,朔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解釋說:正月十五晚家家掛燈吃元宵,城外百姓進城看燈,好似滿城大火,以瞞玉帝。是日晚,元宵雙親進城觀燈。在東方朔的幫助下一家終於團圓。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皮影相思

相傳,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死後,漢武帝非常想念她,於是一位宮女就穿上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這位宮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後人做詩:“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影徘徊卻逼真,環佩姍姍蓮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說的就是漢武帝思念愛妃的典故,這也是皮影戲的最初來源。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破鏡重圓

隋朝軍隊滅南陳時,南陳昌樂公主與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銅鏡,各執一半,作為以後相見的憑證。並約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賣鏡於市,以探對方消息。隋滅南陳後,昌樂公主入楊素府做妾,次年元宵節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價錢昂貴,無人問津。徐德言在破鏡上題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楊素得知,成人之美,昌樂夫妻終於團圓。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雙喜臨門

王安石20歲時進京趕考,元宵節時路過一地,一大戶人家懸燈出題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不會答,卻記在心中。到京後誰知主考官所出之聯竟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筆就以招親聯作答,得中進士。衣錦還鄉時發現那聯居然仍未有人會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題聯作答,竟又得了個漂亮媳婦,實是雙喜臨門。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為什麼元宵要“鬧”

古代的元宵節,叫做 “金吾不禁夜 ,星橋鐵鎖開”。“金吾不禁夜”,“金吾”一般指負責京城地方治安正二品的大官。這句話說的是元宵節這幾天,警衛部隊一般不干涉老百姓的活動。至於“星橋鐵鎖開”,星橋是通往皇宮的橋,平時屬於 “宮禁要地” ,一般人是不許走的,但是元宵節這幾天老百姓可以自由通過。更爽的是,元宵節皇帝 “與民同樂” ,老百姓可以肆無忌憚地大鬧特鬧,前三後四,一共七天七夜,不受拘束。故而稱之為 “鬧元宵” 。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民俗習慣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情人相會

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猜燈謎耍龍燈

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還有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等等,每個地方的活動都不一樣,你那裡是什麼活動呢?

漲知識了!中國元宵節的歷史及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