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隻個股反彈吸金67.5億元,A股平台納入港股資產實現大整合!

[導讀] 央企市值管理再現新案例。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港口資產整合,最終選擇了由境內平臺控制境外平臺的架構,這一格局不僅解決了同業競爭的麻煩,優化了產業佈局,同時通過將市值長期低估的優質香港上市資產注入境內上市公司,實現境外資產的價值迴歸。

逾千隻個股反彈吸金67.5億元,A股平臺納入港股資產實現大整合!

昨日,A股市場探底回升,上證指數2900點失而復得,小幅上揚0.27%,收報2915.73點;創業板指走勢更為強勁,收盤上漲1.08%報1563.79點。統計發現,昨日,滬深兩市共有1066只個股跑贏上證指數且實現資金淨流入,合計淨流入資金達67.5億元。今日本報特從市場資金、業績估值和機構評級等三方面對上述率先反彈的個股進行梳理分析,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昨日,滬深兩市共有1066只個股實現上漲且受到大單資金青睞,佔比32.73%,累計吸金達到67.50億元。

其中,英飛拓、拓日新能、西寧特鋼、首鋼股份、中鋼國際、合鍛智能等在內的43只個股昨日集體漲停,名雕股份(9.89%)、華業資本(9.55%)、正海生物(9.53%)、健康元(9.19%)、神馬股份(9.11%)、宏達電子(9.08%)和中海達(9.03%)等9只個股當日漲幅也逾9%。

進一步看,上述1066只個股中,有157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合計大單資金淨流入達48.06億元。其中,恆瑞醫藥(16597.14萬元)、福達合金(14539.03萬元)、保利地產(13631.24萬元)、深信服(12972.12萬元)、遠望谷(12918.46萬元)、中海達(11984.22萬元)、海南瑞澤(11655.47萬元)和分眾傳媒(10898.57萬元)等8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均超1億元,健康元、八一鋼鐵、森霸傳感、紅宇新材、愛爾眼科、友訊達、洋河股份、嘉澤新能、羅牛山、泰永長征、華友鈷業、新安股份、通用股份、南鋼股份、華儀電氣等15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也均超5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57只個股共分佈在17類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29只)、電子(16只)、化工(13只)、食品飲料(11只)、計算機(11只)等行業均有11只及以上個股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逾1000萬元。可以看到,以醫藥、食品飲料等為代表的大消費類標的仍然是場內主流資金關注的重點。

深赤灣今天披露,公司擬以發行A股的方式收購招商局港口38.72%的股份,標的資產作價246.5億元,同時深赤灣與招商局香港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獲得招商局港口另外23%股份的表決主導權。此外,深赤灣擬定增募集不超過40億元的配套資金,用於漢港配套改造項目和海星碼頭改造項目的二期工程。

此宗資產大整合有個重要背景,作為特大型央企,招商局旗下的港口資產分為兩塊,即A股上市的深赤灣和在港股上市的招商局港口,由於涉嫌同業競爭等多個原因,招商局曾承諾在2020年前完成整合。

“小吃大”的整合,將使得深赤灣旗下所運營的港口資產大幅增加,主營業務收入、行業地位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大幅提高。

據披露,深赤灣目前主要經營深圳赤灣港區、東莞麻涌港區共計6個集裝箱泊位及12個散雜貨泊位。標的公司主要經營深圳西部港區、汕頭港、順德港、廈門漳州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及漢港、多哥洛美港、巴西巴拉那瓜港等共計30個集裝箱泊位、16個散雜貨泊位、26個多功能泊位及4個其他泊位。

財務數據上的變化更為直接。以收購完成後的數據做模擬測算,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赤灣的資產規模將從79.75億元增加至1143.84億元,增長13倍;2017年度營業收入從24.56億元增加至75.45億元,增長2.07倍;2017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從5.04億元增長至23.30億元,增長3.62倍。

此次資產整合還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據披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招商局港口38.72%股份模擬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賬面值為246億元,此次交易價格在淨資產的基礎上增加了0.5億元。不過該價格較公司目前的港股市值有較大的提升。以招商局港口昨日收盤價16.68港元測算,標的資產的市值約212億港元。

股權結構上,按照246.5億元的交易對價和21.46元/股的發行價格計算,目前持有招商局港口38.72%股份的CMID(招商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4.05%,加上招商局港通、布羅德福此前持有的股份,招商局香港將合計控制深赤灣87.81%表決權。

公告稱,本次交易完成後,招商局集團優質港口資產將注入深赤灣,深赤灣將通過招商局港口優越的地理優勢和全球化的業務佈局,在一定程度上整合深圳地區港口資源,立足深圳母港,積極響應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同時倚靠招商局港口豐富的國內外港口運營經驗,積極拓展海外港、區、城項目,逐步打造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拓展能力的“一帶一路”全球合作、發展平臺。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上述1066只個股中,有325只個股近30日內均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有44只個股被機構扎堆推薦,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5家及以上。

具體來看,恩華藥業、揚農化工、上海醫藥等3只個股均在近期獲得10家及以上機構的聯袂推薦,分別達到14家、11家、10家,保利地產、寧德時代、華蘭生物、華海藥業、石基信息等5只個股分別獲得9家機構集中推薦,另外,包括招商蛇口、廣聯達、深信服、華菱鋼鐵、華夏幸福、國禎環保等在內的36只個股近期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家數也均在5家及以上,投資機會備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