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行情」流動性跨季無憂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導讀】 央行26日重啟公開市場操作,釋放了呵護市場資金面的信號。央行表示,隨著季末財政支出加大,可對沖逆回購到期影響,並進一步推高流動性總量。

「股市行情」流動性跨季無憂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中國A股應當成為戰略性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荷寶亞太區股票中國研究總監魯捷26日對記者說。儘管A股市場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經歷一些波動,包括荷寶在內的一些外資機構仍看好中國A股並願意佈局其中的優質標的。

上證報記者獲取的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正在積極佈局中國股票資產。而長期基本面驅動成為它們為A股市場投下信心票的關鍵因素。

重啟操作打消市場顧慮

「股市行情」流動性跨季無憂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市場人士認為,7月5日定向降準有助於提升資金面中長期向好的確定性,卻可能給短期資金面帶來不確定性。原因在於,按照以往經驗,在降準實施前後,央行很可能對降準釋放資金進行對沖,以避免短期流動性過於充裕。本週恰好有較多逆回購到期。數據顯示,本週到期的央行逆回購達6700億元,市場人士擔心,央行會暫停逆回購操作,但如果放任6700億元逆回購全部自然淨回籠,將給半年時點流動性增添變數。週一(25日)100億元逆回購到期,但週二開始,到期的逆回購連續4日均超過1000億元。

由此來看,26日央行重啟逆回購,雖沒有足額對沖到期的逆回購,但仍向市場傳遞了明確信號——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不僅如此,從上週開始,央行就不斷向市場傳遞對短期流動性供求的看法,加強與市場溝通,有效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21日的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指出,考慮到央行對金融機構法定準備金付息和臨近月末財政開始支出等因素,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將進一步走高;25日的公告指出,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26日公告指出,從歷年規律看,6月是財政支出大月,越臨近月末支出力度越大,預計未來幾日財政支出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後將推高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

財政支出助資金面“通關”

「股市行情」流動性跨季無憂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我國財政收支的季節性特徵比較明顯,一般年初季初財政收入增加較快,季末年末支出力度較大。6月是傳統的財政支出大月,財政支出會形成較多的流動性供給。去年季月財政“大支”的現象非常明顯,尤其是上半年,3月、6月的財政存款分別減少7670億元、6165億元。

考慮到今年以來財政支出節奏比較均勻,加上6月以來地方債發行放量的影響,6月財政支出規模可能不會有去年那麼大,但預計仍會比較可觀。原因是,今年前5個月,財政支出進度偏慢,支出增速低於收入增速,導致財政收支盈利回升,達2016年以來同期高位。為發揮財政託底經濟增長的作用,後續財政支出可能加快,

“預計6月財政支出有所加快,財政存款集中投放有助於季末流動性的改善。”國金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表示,預計本週財政存款投放3000億元左右。

一方面,財政支出可部分對沖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6月中旬以來,央行通過多種渠道釋放資金,提升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增強了資金面抵禦各類擾動的“底氣”。截至26日,本月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淨投放600億元;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淨投放4035億元;發放抵押補充貸款(PSL)605億元;通過開展國庫現金定存操作,淨投放500億元。央行回籠的主要是短期逆回購,投放的則多為中長期限資金,穩定流動性和市場預期的效果明顯。

此外,市場參與者對半年時點流動性風險因素已有較充分預期,也有所準備。5、6月同業存單已足額完成到期續發,銀行負債端壓力暫時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機構觀點

從目前形勢看,半年時點流動性基本無憂,資金面可望平穩度過“年中考”。

「股市行情」流動性跨季無憂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上海澤惠金服,證券投資部分析師王磊認為,他對A股市場看法樂觀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中國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且A股今年被納入了MSCI國際指數。其次,在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後,A股將吸引資金流入,企業治理也將獲得改善。

此外,他表示,部分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只可通過當地市場涉足,而A股與全球股市的表現相關性低,可提升分散投資的效益。

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持續佈局中國股票資產。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近一次提供給上證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20日的當周,離岸中國股票基金已經連續13周吸引到資金淨流入,並且今年以來第5次吸引到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此類基金涵蓋QFII以及那些投資海外上市中國股票的基金。

EPFR的研究總監Cameron Brandt分析稱,中國貨幣和政策制定的穩定性、強勁的經濟增長以及中國A股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資金流入。今年以來,該類基金已吸引到超過13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吸引它們目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股於今年6月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A股納入MSCI的因子為5%,我們預計再過一兩年,納入因子就會提高到15%至20%。”荷寶中國股票基金經理繆子美說。

同時,基本面因素也成為一些外資機構將A股視作戰略性配置資產的出發點。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太投資部主管Kevin Anderson近日表示,“我們對中國的基本面依然保持樂觀,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國內消費的改革會對中國股市提供長期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