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你覺得中國收入不平等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21世紀的資本》的作者皮凱蒂,去年年底,他和其他幾位專家合寫了一篇報告《中國的資本積累、私人財產與收入不平等的提高:1978-2015》,今天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1、中國的資本/收入比從1978年的350%上升到2015年的700%,翻了一倍。

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你可能會問,什麼叫資本/收入比。一國的國民收入,要麼分配給資本,要麼分配給勞動者,資本/收入比就是分配給資本的收入在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如果分配給資本,資本會逐漸積累,所以皮凱蒂提出,如果想要從歷史全局理解收入不平等,就要考察到某個時點,歷史沉澱下來的資本存量到底有多大。簡單地講,資本/收入比越高,一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就越高。剛才說到咱們國家是700%的資本/收入比,這已經是個相當高的數字,相當於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歐洲的水平,或是相當於今天美國的水平,而美國是發達國家裡收入不平等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中國的公有資產佔比從1978年的70%下降到2015年的35%,減少了一半。

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公有資產佔比”指的是所有資產中,公有資產所佔的比重。比如以房產為例,1978年,中國的房產只有20%是私人擁有的,而到了2015年,90%的房產都是私人擁有的了,那公有資產佔比顯然大幅下降了。中國公司的股權大部分還是由國家持有的,國家持有的公司股權佔60%以上,私人持有的公司股權約佔30%,而其餘10%是由外國投資者擁有的。

如果跟過去比起來,中國的私有資產增長速度甚為可觀,但跟國際水平比起來,中國還真的要算是“混合經濟”。為什麼呢?我們講過,在二戰之後,西方國家實行了福利國家制度,把很多企業國有化了,當時是西方國家的“混合經濟”時代,在20世紀50-70年代,西方國家公有資產所佔的比例大致為15%-25%,即便是中國2015年的數字,還是比這個高。

你肯定會問,這跟收入不平等有什麼關係?

皮凱蒂認為,我國公有資產的比重較高,有助於抑制收入不平等。這好像跟我們大部分人觀察到的恰恰相反。國有企業的工人不是比私營企業工人收入更高、社會保障更多嗎?導致這種認知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國有企業,長期以來不是真正的國有企業,而是部門企業、行業企業,甚至是派系企業。它們連紅利都不肯上繳,算哪門子國有企業啊。

當然,皮凱蒂的這個猜想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爭論,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讓我們保持兼聽則明的開放心態。

3、中國收入排名前10%的人,在1978年佔有了國民收入的26%,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41%。中國收入排名前1%的人,在1978年佔國民收入的6%,到2015年這個數字達到13%。

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皮凱蒂和他的合作者們推算出的中國收入差距比中國官方統計的要高。官方統計收入排名前10%的人在2015年約佔有了31%的國民收入。排名前1%的人在2015年約佔有6.5%的國民收入。

當然,皮凱蒂他們也指出,中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還是要比美國更良好。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雖然這些年,中國收入最高的那1%的人群,他們掌握的財富佔社會總財富的比重大幅提升,但美國在同一時期的提升速度更快。

4、中國收入排名後50%的人在1978年佔有國民收入的28%,到了2015年,這個比例下降到15%,換句話說,窮人越來越窮。

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在1978年的時候,中國收入最低的這50%的人,擁有的國民收入大致和收入最高的那10%的人旗鼓相當,但隨後就江河日下了。到了2015年,收入最高的那10%的人擁有的國民收入,已經是收入最低的50%的人的12.5倍了。在同一時期,收入居中的人口所佔的國民收入比例大體未變,他們的平均收入,比全國人口的平均收入僅僅略高一些。

雖然中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在急劇擴大,但至少和美國相比,中國的低收入階層還是能夠從經濟增長中獲得更多的收益的。

5、中國收入不平等的來源主要不是城鄉差距,而是日益擴大的城市內部和農村內部的差距。

特別驚悚:這位專家大談中國的收入不平等!

這句話怎麼理解,還是1978年到2015年這個時間段,城市成年人口從1億增加到6億,農村人口相對平穩,1978年為4億,90年代中期為6億,隨後逐漸下降,2015年為5億。

城鄉差距始終存在,1978年時,城裡人的平均收入是農村人的兩倍,到2015年,大概是3.5倍,考慮到城市人口的增加,這個變化其實不大。

但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來源不是城鄉差距,而是日益擴大的城市內部差距和農村內部差距。如果觀察收入排名前10%的人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例的變化,無論是在城市內部,還是在農村內部,提高的速度都是一樣快的。事實上,農村內部的貧富分化比城市內部還要更嚴重。

總結

外國學者研究中國,終歸有隔靴搔癢之感。關於不平等,我們自己有親身的體會。以大家的體會來看,中國的不平等到底是來自哪裡呢?需要注意的是,日常觀察不代表科學研究。換言之,你知道的皮凱蒂可能不知道,但皮凱蒂知道的,你同樣可能會熟視無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