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人把他擡到醫院,兩個護士都抱不過來,530斤的他出生時8.6斤


26歲的他從小就和肥胖做鬥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5歲體重已達100斤,7歲就長到了135斤,遠遠超出正常範圍。經過醫院多科專家前期的聯合協作,他的體重已從530多斤降低至440斤,準備接受外科減重手術,告別失控的肥胖人生。不到5個月的時間,他現在已從530斤成功減重到396斤,腰圍也從204cm減到181cm。這是他在醫院的時候,兩個護士伸出兩臂抱著他,都有點費勁。

有一次他在街頭摔倒,後來出動20餘人、花費2個多小時,才將他“翻滾”到醫療救護床上。身高1米69,體重卻達到530多斤。這樣一個超高體重者,根本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就連最基本的行走,對他來說都是難事,每挪動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更嚴重的是,肥胖讓其大腦長期處於缺氧、心臟高負荷等高危狀態,隨時可能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死亡。

“肚臍眼在哪兒,不要收腰嘛。”在手術的前一天,他的主治醫生高興地為他量了腰圍,“184公分,剛來醫院時是210公分。”接下來,醫護人員為他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活動,包括舉啞鈴、抬腿等康復訓練,到手術室熟悉環境,並測試手術床是否合適,還安排了眾胖友前來為他加油打氣。


26年前,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出生體重8.6斤,還算與常人無異。“孩子蠻健康,胳膊腿像藕節,十分可愛。”他的出生為家裡帶來了無盡的快樂,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是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他,更是隨時擔心他吃不飽、吃不好。在家裡吃飯,總是讓他先吃,等他吃好了以後一家人再動筷子。他的飲食量也特別大,平均每頓要吃四、五碗飯,而且特別愛吃肥肉。

“我上幼兒園時,把同桌6個小朋友碗裡的圓子,全都趕到我自己的碗裡,被老師發現要求還回去時,特別尷尬。”就這樣,他5歲體重已達100斤,7歲就長到了135斤,遠遠超出正常範圍。過重的體重,從小就給他帶來了很多麻煩。小學入學報名時,學校甚至拒絕接收,理由是“太胖的孩子智力發育可能有問題”。後來專門到兒童醫院做了智力測試,“智商正常”,拿著醫院的診斷書,他才順利上了小學。

從此以後,他的父母每天輪流陪著他到江堤上跑步。兩年後,他又去學游泳,但沒有堅持下去。他的體重問題依舊沒有得到改善,從小學3年級開始,他就上不了體育課,他跑不動也跳不了。上初中後,只能搬搬器材,撿撿球,頂多參加過兩項體育運動:拔河和鉛球。9歲時體重達200斤,15歲體重已升至325斤。


過於臃腫的外形,讓他走到哪裡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甚至引發過“哭笑不得”的事故:有次走在大街上,一輛摩托車與一輛小車迎面相撞,起因竟是因為兩位司機都太過好奇盯著他看,開車時開了小差。這種異常的“關注”,讓他感覺很不舒服,家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後來,他痛下決心,暫時放棄學業,走進了專業減肥中心,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全封閉式的減肥之路。針灸、節食、運動……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個遍,每天的飲食也基本以粥、黃瓜為主,他的體重從300多斤逐步減低至160斤。

這一度讓他感覺充滿希望,不過好景不長,在告別極端飲食與強運動量後,他的體重迅速反彈,體重突破400斤,所有肥胖的困惑再次捲土重來。這次痛苦而失敗的減重經歷,讓他心灰意冷。隨著體重的不斷上升,原本開朗活潑的他,心理也逐步發生變化,變得越來越自卑。


後來,在擔心被人嘲笑,極端的自卑與封閉心理中,他辭去工作,專職在家打遊戲謀生。沉浸在網絡世界裡的他,先後取得所在省冠軍、全國四強。每個月通過打遊戲掙的錢,他都拿來貼補家用。儘管如此,他並未因此感覺快樂,而是越來越自我封閉。那段時間,基本沒有任何朋友,也拒絕與外界聯繫,除了打遊戲就是吃飯睡覺,走向肥胖、自卑、封閉、更肥胖、更封閉的惡性循環之路。前兩年,因皮膚破潰懷疑糖尿病入院的他,體重已達440斤。

後來,他在當地一家醫院完成各項康復訓練治療,迎接減重手術。經過一個多月努力,他的體重下降到440斤,併成功擺脫嚴重的呼吸衰竭、低氧血癥、低通氣綜合症。通過康復訓練,心肺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此次計劃通過減重手術方式,徹底告別肥胖,醫院稱術後他預計的體重將降低至220斤左右。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頭條號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