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生就像乾電池,耗干後被丟一邊

昨天晚上去吃飯,和小我好幾歲的同事聊天,既是同事,其實也是我的下屬吧。不過無所謂什麼下屬部下屬的,都是有的沒的。這個小夥子江西人,女朋友是不是江西的不知道(不重要),總之想結婚了,也想買房了。很明顯對一個家境一般,剛剛25剛工作一兩年的小年輕來說在深圳買房並不容易。這種煩惱和焦慮是一線城市最常見的煩惱和焦慮。

即使他家有錢給他付出首付買房,在深圳買一個很小的房子,也需要80萬到100萬的首付,按3成也需要貸款150到250萬,每個月還款1到2萬。很明顯,即使家裡有錢付首付,月供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當然我要說的不是買不買房的事。我要說的是另一個事,小夥子說他的理想是,買一個小房子,等房價漲,然後把小的賣了拿到全款去換一個大房子,然後工作可以一直穩定的上升,這個上升既包括了升職也包括了加薪,要穩定,要上升,要持久。聽他說完我愣了。這他媽不就是我像他這麼大,好幾年前時的想法嗎?操。這種感受並不僅僅是驚訝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如此的相近,而是更驚訝於到底是什麼讓大多數人的思維框架如此接近?

大多數人就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一輩子不會太有錢。當然,我很早就知道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微博上我每天都會收到來諮詢的問題,但是當這樣的問題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區別就像你知道範冰冰漂亮和你上過范冰冰,你知道創業很難和你真的去創業去感受那種難的區別。道理永遠沒有身體的實踐來的重要。普通人的一生就是乾電池啊。我說的普通人至少不是金融互聯網房地產這幾個大資本行業的行業精英,他們至少有行業資源,做到高管就算不創業也能拿高薪,何況真的精英拿投資並不難。

什麼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對於掌控自己的命運慾望不夠強烈的人,甘於將自己的命運讓別人來掌控。相信領導,相信體制,相信逆來順受,相信一切,唯獨不夠相信自己。就在這個同事說出他的理想的時候,他想在職場上穩定的上升,既要升職也要加薪,要穩定,要上升,而且要長久,10年甚至20年。可就在他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他忘了他之所以換工作來我們公司是因為整個部門被前公司開除了嗎?而且被開除並不是因為他們幹得不好,僅僅是他們部門的老大失勢被幹掉了,所以下面的人也滾蛋了。他忘了自己的命運和努力可以因為僅僅是那個人的下屬,那個人被幹掉了所以他也得重頭再來了嗎?為什麼親身經歷過的東西依然無法引起他的重視,不能給他足夠的感悟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創業是很難,我承認。

可是這個世界上,能讓你賺更多錢讓你跨越階層的事情有一個不難的嗎?你爸媽是國家領導嗎?你父母是上市公司董事長嗎?你考上清華北大了嗎?你有在高盛工作過嗎?可能作為一個會計你連CPA也沒考過,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你可能連BAT也沒能力進,可能你從小到大從沒有在任何一個領域表現優異過,就算是玩微博你也玩不成網紅。那就對了,那對你來說就無所謂難不難了,因為你可能完全不想改變命運,也沒有能力改變命運了。所以你可以嘲笑創業的人,或者安於現狀沾沾自喜。

但是毫無疑問,一切精彩都和你無關。其實職場成功是非常非常難的,甚至有可能比創業還要難。唯一的好處僅僅是當前的風險小,不是風險小,長期來看風險很大,僅僅是當前風險小,因為可以保證你每月有固定收入,但也僅此而已,你不可能從月工資裡獲得超額利潤。而職場,或者說打工最大的壞處就是賠率低。你25歲被開除了可以再重新找一份工作,沒準還能加薪,反正工資也不會太高,又年輕,無所謂的。但是如果你35歲被開除了,失業了,上有老下有小,那就麻煩了。

打工人生就像乾電池,耗幹後被丟一邊​如果那個時候你不是行業內高管,沒人挖你的話,真的有人願意平薪要你就不錯了。而且因為你不是高管,很可能你的領導都比你小,工作不僅僅錢的問題,你受得了沒準領導受不了,因為沒人喜歡管比自己大的人。用歐神的話說就是,打工是一件付出無限多,收益無限低的事情。所以他當年復旦畢業,去了廣州知名外資快消公司,別人都覺得是金領工作,但他覺得那是他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時間。因為打工本質上都是大鍋飯,不管你再優秀。比如你的能力是別人的十倍,你去辦公室跟老闆說,我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拿別人十倍的工資可不可以,對不起不可以。那我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拿別人3倍的工資可不可以。對不起還是不可以。所以本質上,在一個公司,尤其是一個大公司,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最終留下來的人一定不是能力最強的人,而是最平庸最會混飯吃的那種人。這就像過去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20年,機會多麼的多。真有本事的人現在誰還在BAT裡當總監呢啊?早他媽創業發財了。都他媽混日子的。

實際上,小年輕們面對世界的美好幻想,是心態不成熟的常見狀況,而且絕大部分人一輩子心態都不會成熟。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想在深圳買套小房子,以後漲了置換大的。理論上是可行的,而且實際上,在深圳買套小房子,其實並不像網上盛傳的那麼難。當然了,如果完全沒錢,確實不行。但實際上門檻沒有那麼高,深戶首付3成,一個二手小房子(一室一廳)六七十萬首付是能拿下來的,這個錢很多家庭還是能拿得出來的。既然沒有那麼難問題出在哪呢?其實還是出在錢上。就是買個小房子是不夠的。你不能指望降低自己的慾望而不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改善自己的生存處境。因為這是不對的。當然慾望要控制,但你不能太相信自己控制慾望的能力,控制生活質量的能力。就算你相信自己,你怎麼知道你女朋友一天願意,兩天願意,一年兩年願意呢?就算願意,孩子生了怎麼辦?誰照顧?一個人離職?讓父母來照顧?那小房子夠嗎?換了大房子,孩子呢?不需要錢?父母來不需要錢?讓父母自掏腰包自己租房來給你看孩子?事實上,即使你運氣很好,比如學的計算機,是好大學畢業的,甚至當上了BAT的總監這個水平。如果不是開發出王者榮耀的這種超級爆款的,也不可能有超額利潤。能夠走到這一步對普通人已經足夠幸運,大多數人都無法企及也不用幻想。比如你打工,再有錢,在深圳靠自己能買不止一套房,兩套吧,甚至老婆不工作全職帶孩子,還是兩個孩子,兩套房子,老婆和兩孩子,這已經算是打工的裡很成功的了吧。可是一旦你的工作遇到變動,遇到挫折,你們家的抗風險能力並不一定比一個撿破爛的強,這就是去年中興的中興跳樓事件。當然我不是消費他。事實上我自己就認識這樣的朋友,家裡男的是BAT某公司總監,40多歲了,很早就在深圳買了個小房子,老婆不工作他養著,還有兩孩子都是自己一個人賺錢養。相當於也是一個人賺錢。和中興那人的區別就是,BAT效益比較好,馬老闆還算是對員工比較好的,比較溫情的,不像華為35或者40除了高管其他人必須內退,更不像中興效益很差,而且整個企業文化也不行,不會給你更多的保障。但實際上,這個朋友的整個知識結構早就落伍了,就是入行早而已,馬爸爸再溫情,對員工再好,一個部門調整,可能就沒工作了,或者有工作但是沒事幹了,空了,你怎麼辦呢?事實上他那個層次的人,馬爸爸根本考慮不到他,總監只是中層管理人員,隨便一個更大的領導就幹掉你了。當然人控制自己的慾望是對的。但是你最終會發現,你的能力沒有進步,控制慾望也沒用。因為本質上控制慾望都是一退再退、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選項,而不是說你真的進步了,真的能改善生活質量了。不是這樣的。只要能力沒有真的進步,只能被甩的越來越遠,這是一定的。至於同事說的那個職場規劃,剛才已經說了。理論上依然可行,現實中你不用指望。因為你的命運完全在別人手裡。當然了,說這麼多並不是反對打工,確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而且大多數人不適合,就像大多數人不適合當有錢人一樣。我只是說社會有一個生態鏈:當官的欺負企業家(創業者),創業的剝削打工的,打工的欺負自己老公,老公還得繼續打工。最悲催的就是打工的男的。生態鏈就和大魚吃小魚是一樣的。雖然永遠有比你大的魚吃你,那沒關係,但是你要儘量提高自己的生態位。因為只要你不是最下面的生態位,上面給你的壓力,你至少還以傳導到下面去。就好像老闆給了副總一個艱鉅的任務,副總不會,但是副總可以交給總監嘛。總監也不會,就交給你。你也不會,但你在最下面,那你就倒黴了。壓力是傳導的, 最後面越倒黴。為什麼寫乾電池這個詞呢?乾電池這個詞最近在網上挺火的,我覺得這個詞特形象。因為乾電池是不能充電的。一個乾電池就像一個人的人生一樣,能量就是生命,就是職業生涯。普通人就是乾電池,就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直到耗盡,在消耗的過程中換取微薄的收入維持生命。而且乾電池不能充電。充電的本質是更多的資產,更強勁的生產力能力(賺錢能力),更強勁的上進心和動能。我們要當充電電池,不能當乾電池。最好能當個發電站,那就牛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