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建筑材料章节,重点内容7点!

一建建筑,建筑材料章节,重点内容7点!


1.水泥的技术要求:

1)初凝时间 45min,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 6.5h,其他 10h;结构混凝土终凝前养护;防水混凝土终 凝后养护;

2)安定性——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石膏过多——膨胀性裂缝;

3)强度等级—用胶砂法测定 3 天和 28 天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早期凝 结快,强度高,抗冻性好水化热大;硅酸盐水泥的标号最高 62.5R,部分要求强度的混凝土和冬季施工优先 使用硅酸盐水泥.

4)矿渣水泥-抗渗性差;火山灰水泥-抗渗性好;共同点:早期凝结慢,强度低,水化热小;

5)复验指标:生产合格证,批号,生产日期;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和强度等级;进口水泥和钢材 要有商检报告,增加化学成分测试;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要对水泥重新复验;

2.钢筋的性能:

1)拉伸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a)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小于 1.25; b)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标准值比不大于 1.3; c)最大总伸长率不小于 9%;

2)冲击性能——脆性临界温度;

3)疲劳性能—交变荷载反复作用;

4)HPB 光圆、HRB 带肋,HRB400 新 III 级钢国家规范提倡使用;

5)进场验证:

a)质量证明文件检查(生产厂家备案证书、厂家出具的检测报告、出场合格证)

b)现场检查(数量规格品种外观质量)

c)有抗震要求的钢筋要加 E,

6)冷拉调直伸长率一级钢 4%,二级钢 1%;

3.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一建建筑,建筑材料章节,重点内容7点!

1)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一般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1.5~2.0 倍为宜,对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可取 0.9~1.5 倍。 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过大,不经济,而且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技术性质。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及密实度,导致该混凝土 耐久性差,必须这么做时应掺入一定数量的混合材料

2)细骨料有害杂质:含泥量和碱活性。

3)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不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四分之三,混凝土 板不大于三分之一,最大不超过 40 毫米,泵送不大于泵管直径的三分之一,卵石粒径不大于泵管直径的 2.5 分之一。

4)粗骨料有害杂质: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严禁混入锻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 石块。

5)重要工程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还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以确定其适用性。

6)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

7)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500mg/L;对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 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350mg/L。

8)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检验项目包括 pH 值、不溶物、可溶物、碱含量(采用碱活性 骨料时检验)。

4.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等级测定: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 150*150*150mm,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28 天测得抗压强度,满足 95%保证率;标养 试块检查设计是否达到要求;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检查施工质量;

2)受压构件采用棱柱体 150X150X300mm;

3)混凝土试块尺寸及强度换算系数:100x100x100,0.95;150x150x150,1.0;200x200x200,1.05。

一建建筑,建筑材料章节,重点内容7点!

5.混凝土的外加剂:

1)所有外加剂控制投入量不大于 5%;外加剂检查: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性 能检测报告;控制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

2)延长初凝时间加缓凝剂; 缓凝剂主要用于:

a.高温季节混凝土;

b.大体积混凝土;

c.泵送混凝土;

d.滑模方法施工的混凝土;

e.远距离运输的商品混凝土。

不宜用于:

a.日最低气温 5 度以下施工的混凝土;

b.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

c.蒸汽养护的混凝土,进行专项实验;

3)引气剂是在搅拌混凝土中,

a.引入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b.减少泌水离析: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

c.降低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有利,但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引气剂主要适用于抗冻、抗 渗、抗硫酸盐、泌水严重的混凝土;

4)防冻剂:

a.含亚硝酸盐、碳酸盐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

b.含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接触的工程,严禁食用;

c.含硝铵、尿素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防冻剂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各类具有室内使用功能的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的氨量必须不大于 0.10%。

6.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

1)流动性是指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拌合 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

2)黏聚性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 象的性能。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的性能。

4)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 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一建建筑,建筑材料章节,重点内容7点!

7.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灰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

2)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