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有效的監督,就不會有滿意的工作績效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满意的工作绩效

分粥的故事

有一個分粥的故事,說的是有7個人一起居住,他們每天都須面對同一個問題:怎樣將一鍋粥平均分配?

他們嘗試通過制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想出了以下方法:大家選舉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負責分粥。開始時,這個德高望重的人還能公平地分粥,但沒多久,他卻開始為自己及拍他馬屁的人徇私。大家於是要求換人,但換來換去,負責分粥的人碗裡的粥仍是最多的。

沒辦法,只好採取了另一個方法:大家輪流分粥,一星期每人負責一天。但他們馬上就發現,每人在一星期中都只有負責分粥那一天才吃得飽,其餘6天都要捱餓。於是大家對新方法仍然不滿意。

最後,大家想出了一個方法:7人輪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但這次分粥者要最後才可領粥。令人驚異的是,在這制度下,無論誰來分粥,7個碗裡的粥都一樣多!因為分粥者明白,如果7碗粥並非一樣大,他無疑只能領到最小的一碗﹙因為他要最遲領粥﹚。

同樣是7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風氣,一定是機制問題。只有機制健全了,才能使各項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分粥的故事告訴我們規定的重要性。但有了規定,要是不能嚴格地執行也不妙,規定也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只有令出必行,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洛克忠告

英國教育家洛克提出了洛克忠告,指沒有有效的監督,就不會有滿意的工作績效。明智的管理者會利用監督這把利劍,促使員工們既心有緊迫感,又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規定應該少定,一旦定下之後,便得嚴格遵守。令出必行才能保證成功。

在管理中,把事情程序化、制度化,讓各職能部門有章可循,員工按部就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要做到這些,制定各種各樣的規定就不可避免。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制定規定,從而使企業能以最好的狀態運轉,是每個管理者都不能忽視的問題。過多的規定會使員工們無所適從,規定應該少定。少定規定會給員工們以較大的個人發展空間,在工作中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出效率。但是,規定要是不能嚴格得到執行,那就會比沒有規定還差。適當的規定,然後嚴格的得到執行是成功的保證。

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須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

闔閭立信

春秋時期,有一次孫武去見吳王闔閭,與他談論帶兵打仗之事。吳王見他說得頭頭是道,心想我得看看他說的實效如何。於是吳王要求孫武替他訓練宮女。孫武答應了,並挑選了一百個宮女,讓吳王的兩個寵姬擔任隊長,有板有眼地操練了起來。

孫武先將列隊訓練的要領清清楚楚地講了一遍,但正式喊口令時,這些女人笑成了一團,亂作一堆,誰也不聽他的。孫武再次講解了要領,並要兩個隊長以身作則。但他一喊口令,宮女們還是滿不在乎,兩個當隊長的寵姬更是笑彎了腰。孫武嚴厲地說道:"這裡是演武場,不是王宮。你們現在是軍人,不是宮女。我的口令就是軍令,不是玩笑。你們不按口令訓練,這就是公然違反軍法,理當斬首!"說完,便叫武士將兩個寵姬殺了。

場上頓時肅靜,宮女們嚇得誰也不敢出聲,當孫武再喊口令時,她們步調整齊,動作劃一,真正成了訓練有素的軍人。孫武派人請吳王來檢閱,吳王正為失去兩個寵姬而惋惜,再沒有心思來看宮女訓練,只是派人告訴孫武:"先生的帶兵之道我已領教,由你指揮的軍隊一定紀律嚴明,能打勝仗。"孫武沒有說什麼廢話,而是從立信出發,換得了軍紀森嚴、令出必行的效果。

人天生是懶惰的

麥格雷戈的“X理論”以及泰勒的“經濟人”假設認為,人天生是懶惰的,沒有責任心,只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勞動,甚至不願意工作。在這種理論的影響下,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時,也只會考慮到以怎樣的方法強迫員工進行勞動。所以,在工業經濟初期,管理制度是強制性的“硬”要求,嚴格規定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甚至對員工完成某項工作的動作都有要求。這種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完全沒有對員工的關心,只是一味地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員工迫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只能服從這種強制制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周圍環境的改變,員工漸漸會反抗過於苛刻的制度,爭取自己的權利。相應地,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修改的制度,出現了“軟化”的趨勢。正如“人際關係之父”羅伯特·歐文提出的改善工作條件、制定童工法、縮短工作時間等管理方法,都是前所未見的。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些措施的提出,已經不再把人當作“經濟人”,而是一種“社會人”來看待了。此時的管理制度已經開始對人本身有了關心和思考。

從員工來看,管理制度就是一隻無形的手,約束他們的行為,若有違反便會受到處罰;但另一方面,員工對這種約束制度並不是特別牴觸,制度中也有對人際關係的關注和對勞動環境的改善。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管理制度對員工的約束不能過緊,否則會如強制制度那樣壓榨員工,使員工心存不滿。

此時的管理者不再把人和機器等同,管理制度也不會像機器的使用說明書那樣嚴格教條了。可以說,現在的這種約束制度在管理制度上還是有一定的軟化的,但無論從力度還是範圍的角度看,都有一種“杯水車薪”的感覺。

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企業因為生存和發展需要而制定這些系統性、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準則,就是要求員工在職務行為中按照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相關的規範與規則來統一行動、工作,如果沒有統一的規範性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就不可能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正常運行下,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

一個具體的專業性的企業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一些與此專業或職能方面的規範性的標準、流程或程序、規則性的控制、檢查、獎懲等因素組合而成的,在很多場合或環境裡,規則=規範+程序。從一個具體的企業管理制度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來講:企業管理制度主要由編制企業管理制度的目的、編制依據、適用範圍、管理制度的實施程序、管理制度的編制形成過程、管理制度與其他制度之間的關係等因素組成的。

規範實施企業管理制度是需要規範性的環境或條件的:

第一,編制的制度是規範的,符合企業管理科學原理和企業行為涉及到的每一個事物的發展規律或規則的;

第二,實施規範性的制度全過程是規範的,而且是全員的整體職務行為或工作程序是規範的;只有這樣,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整體運作才有可能是規範的,否則將導致管理制度的實施結果呈現不規範的狀態。

後臺消息回覆處,回“經濟人假設”,瞭解更多!

愛我的小夥伴不好找到我了

還請置頂我哦~

點星標☆,不迷路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满意的工作绩效

近期熱門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MBA智庫智匯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