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的牆——沉沒成本效應

拆掉思維的牆——沉沒成本效應

01

今天文章的開頭,先來回答一道著名的餐館的面試題目:

如果你的餐盤掉下來,你又無能為力挽救,那你該怎麼辦?

好,那麼如果這道題變成這樣,你會怎麼回答?

一份工作、專業或者愛情,已經確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該怎麼辦?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內容,首先,我們來學習一個概念,在經濟學中,把這樣熱衷於根據過去的投入,而不是未來價值來做決定的現象,叫做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

這種效應大量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比如,你決定進去花50元隨便看一場電影。

剛坐下來30分鐘,你就發現這部電影無聊透頂,周圍的人不是打呼嚕就是在二人世界,你確定繼續看下去對你毫無價值,但是,你會願意馬上離開嗎?

絕大部分不知道沉沒成本這個概念的人都不會離開,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我自己主動花了錢的。

拆掉思維的牆——沉沒成本效應

說到這裡,我就要和大家分析一下這種看起來非常不理智的行為出現的原因了:

原因一:人對損失的感受比獲得的感受強烈2倍以上。

我在聯想的時候,我們每個月的報銷額度有2500元,這個報銷呢,很多銷售都認為是自己工資的一部分。

後來因為聯想受到pc行業不景氣的影響,對我們銷售很壓榨,表現在這個報銷額度和業績完成掛鉤,有時候我們的報銷一個月只能報銷幾百元,弄的我們這些銷售苦不堪言,感覺自己的2500元錢,被平白無故減少了一樣。

其實我在想銷售不琢磨多完成任務拿獎金,把注意力放在減少的報銷款上,不就是人的心理對自己損失的感受比獲得的感覺強烈麼。

利用人們的這個心理,很多商家通過這個效應大做文章,比如你去參加一個課程的試聽活動,活動結束的時候銷售人員問我是否有興趣報名參加課程,可以先交100塊的定金,之後可以代200元的優惠券直接優惠,到時候如果真的不想參加,那定金是退給你。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知道,商家用沉沒成本的套路。一旦你交了這個定金,擔心損失的感覺就像魔法一樣在暗地裡起作用,之後就很更大概率的參加這個課程了。

買車買房的時候也會有這種現象,銷售人員會陪你花很多時間,看車,試車(房),並且收取一部分訂金,不斷讓你投入更多的沉沒成本(時間和金錢),為的就是,讓你掏錢。

原因二:擔心自己打臉,丟面子

因為之前是你自己主動的承認和付出的,沒人強迫你,所以,之後的反悔行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對自己之前行為的否定,也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由於擔心丟面子,很多人不願意放棄,願意一撐到底。

很多理髮店就經常使用這種變形的捧殺策略,比如,在提出他的要求之前,先誇你一番,如果誇得在理,絕大多數人都會笑笑或者默認,因為沒人對好聽的話反感的。

之後,他們就會開始給你製造壓力,說,像你這樣的人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他的潛臺詞就是,你既然承認了我對你的讚許,你的後續行為,就應該與之前保持一致,不然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這時候如果你拉不下面子,你就進入這個圈套了。

又比如,你為了隱瞞一件小事情,而撒了一個小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小謊言被揭穿,於是繼續撒了一個更大的謊來彌補,最後你終於無法收拾,顏面掃地。

這也是由於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臉的心理暗示導致的。

拆掉思維的牆——沉沒成本效應

02

好了,既然生活中有那麼多原版的或者變形的利用“沉沒成本效益”的誤區和圈套,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它呢?

辦法一: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機會就是犧牲一隻腳。

脫離沉沒成本效應的唯一辦法,就是及時止損,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如果我有一次從頭開始選擇的機會,我會怎麼做。

這是一種站在起點重新估價的智慧。

商業巨頭英特爾有一個這樣的經典案例,英特爾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盤製造商,從1968年,它的主要業務和利潤都來自於硬盤。

但後來,日本硬盤公司異軍突起。在連續六個季度收入暴跌之後,英特爾公司總裁格魯夫與董事長摩爾討論了這個問題。

格魯夫問摩爾:“摩爾,如果我們下了臺,你認為新來的傢伙會採取什麼行動?”

摩爾猶豫了一下說:“他會放棄硬盤生意,去做處理器”

格魯夫目不轉睛地盯著摩爾:“既然這樣,你我為什麼不自己動手?”

結果你也知道了——–英特爾在此後幾十年一路狂奔,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CPU生產商。

辦法二:承認失敗,馬上選擇另外一條路

沉沒成本之所以叫沉沒,是因為它已經發生不可逆轉,如果你一味的堅持,到頭來只是更大的打臉和損失,這個時候,承認失敗,馬上脫離,用另外一條路來大量投入時間和精力,是最好的止損方式。

印度詩人泰戈爾(Tagore),在他的詩中就透露出了關於沉沒成本的智慧,他寫到: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拆掉思維的牆——沉沒成本效應

03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兩個問題,他們的答案分別是:用力把掉下來的盤子扔向沒有孩子和婦女的地方,另外一個答案是,馬上去尋找一份新的工作和愛情,用新的刺激來撫平你曾經的傷口。

總結:

沉沒成本效益是我們生活中隱藏的最大的一個認知誤區之一,也是很多人不開心,長久失敗的源泉,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你,能夠變得更加精明和理性,別再成為情緒的奴隸,讓偽裝的堅持,讓你滿盤皆輸。

拆掉思維的牆——沉沒成本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