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威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打造精緻城市的威海,更要下好鄉村振興這盤棋。

在去年進行10村、4000多畝流轉土地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威海文登區高村鎮慈口觀村等21個經濟薄弱村全部被納入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統籌範疇,慈口觀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通過平臺“窗口”,迅速引來了十多撥投資商。

“在深化同城發展、推動精緻城市建設過程中,鎮村是亟需補齊的短板,鄉村振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們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主抓手,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更好地融入威海中心城區。”文登區高村鎮黨委書記姜宗浩說。

為加速實現鄉村振興,高村鎮制定了經濟、人才、治理、文化、環境統籌推進的總體思路。其中,高村鎮重點打造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重要載體,投資6000萬元的社會化服務中心正在施工,7月底可投入使用,圍繞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搭建現代農業完整服務鏈,提高農業專業化水平。

高村鎮的發展,無疑是威海鄉村振興的縮影。近年來,威海大力實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戰略,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均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水平、均衡發展程度等都取得了明顯實效。

今年,威海更是明確提出打造城鄉融合的城郊鄉村、美麗宜居的品質鄉村、產業興旺的活力鄉村、宜養宜遊的休閒鄉村、傳承創新的文明鄉村等“五個鄉村”的發展定位,高標準推進鄉村振興。計劃到2022年,40%左右的村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圍繞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威海將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重點從農村產業轉型升級、農業“新六產”發展、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農業發展能力提升、農業對外開放等六個方面,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威海將大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傳承威海紅色文化,激發農民群眾愛黨愛國、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強化鄉村文化陣地建設,統籌利用各類場所開展文化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鄉土文明,提振農村精氣神。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是打造動力強勁的“組織引擎”。著眼於推動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威海市把黨管農村的要求落到實處,提出堅持標準化建設過硬支部,築牢鄉村組織振興基礎;實施黨員幹部遞進培養工程,激發鄉村人才振興活力;推進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升鄉村產業振興質量;完善黨組織和黨員評星定級機制,夯實現代鄉村社會治理基礎;深化農村基層基礎保障行動,提升鄉村振興服務能力。

鄉村振興,最終落腳點是實現共同富裕。在規劃鄉村振興戰略時,威海圍繞提升農民創業就業質量,堅持以創業就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創業就業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拓展農民創業就業增收空間,推動農民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到2022年,建設30個“星創天地”和“農科驛站”。

圍繞優化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開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達標創建活動。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到2020年所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標準的國醫堂,全市建立緊密型醫聯體10處以上,國家、省級衛生鎮分別達到7%、60%。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2020年基本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口全覆蓋。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到2020年,全市建設農村幸福院485所以上。

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上,威海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朝著“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威海篇”的目標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