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自唐以來,廣州一向是我國最重要的商港之一,尤其到了清朝以來,全國將對外的通商口岸換為只允許廣州一處。

廣州十三行的富裕程度可是讓人震驚。下面的幾張圖片將會讓你感受一下當時的廣州十三行的富裕程度。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西方油畫中的廣州十三行。世界各國的國旗迎風飄揚,江面上各色商船往來穿梭。 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許的具有半官半商性質的對外貿易壟斷組織。由於十三行的壟斷,自1757年至1842年的85年間,廣州成為全中國最繁華的貿易集結地。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廣州十三行麗泉行行商潘長耀的豪華府邸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描繪廣州十三行的中國商人向法國商人銷售茶葉的圖畫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西方版畫中國的廣州十三行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1840年時的廣州十三行商館同文街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描繪廣州十三行貿易碼頭情景的水粉畫

據《帝國商行》片中介紹,廣州“一口通商”後,讓廣州十三行商人在此後的80多年裡,成為大清帝國對外的唯一管家。

2001年,《華爾街日報》專門發行專輯,統計了上1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6箇中國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鑑和宋子文。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亞洲華爾街日報》評價說:“出生於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鑑繼承父業與外商從事買賣,又進一步貸款給外商並以此獲得鉅額財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伍秉鑑被西方商人認為“誠實、親切、細心、慷慨,而且富有”,英國人稱讚他“善於理財,聰明過人”。

1834年時,伍家自己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伍秉鑑還是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到19世紀中期,伍秉鑑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山(武夷山)、店鋪和鉅款。

而且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等,伍家的怡和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廣州十三行的富裕程度有多驚人。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據即將正式發行的《清代廣州十三行紀略》記載,1822年發生在十三行的一場大火持續七晝夜,大火中熔化的洋銀滿街流淌,竟流出一二里地,僅此一場大火就燒燬了商館價值4000萬兩白銀的財物。

清朝時期的廣州十三行的繁華令人吃驚,這裡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但是鴉片戰爭的失敗卻是導致十三行破產的導火索。1840年6月,英國東方遠征軍到達珠江口外,鴉片戰爭轟然爆發。戰火讓17~18世紀東方的貿易中心“廣州十三行”漸漸衰敗。富庶天下的行商家庭也紛紛破產。


【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