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中興之路,真的那麼容易嗎?

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發現其實並非如此:在大多數人眼中,崇禎是很沉穩很英明的幹掉了這個本朝最大的奸宦,但是,即使是朝中最聰明最有眼光的人也沒有發現,這件事對於挽救整個明王朝的命運來說,其實並沒有決定性作用。事實上自明開朝以來,太監專權一時,再被新主幹掉的事屢見不鮮,前朝已經有好多例子:比如剛剛下臺的大太監馮保,早一點的劉謹,汪直,還有更早一點的曹吉祥等等。幹掉他們的主子,無論是神宗,英宗,還是武宗,都談不上是什麼高明的君主。太監專權,真正的內因不在於太監的能力有多強,而在於內閣制度的不合理。皇權在高度集權下的體制下的畸形發展,說到底了,這是個制度問題,不是太監個人能力來決定的。

君王中興之路,真的那麼容易嗎?

但是,明朝並沒有這麼思想前衛的臣子提出或有能力改變這種狀況,連前朝的第一中興之臣張居正都不能。明朝的臣子,都清楚一件事:無論你做出多大的貢獻,皇權是不能撼動的。遠有太祖臨朝殺盡功臣的前事,近有建朝以來第一權臣張居正死後的其派系的迅速敗落,都是臣子斗膽撼動皇權的樣本。在這個大前提,群臣只有一個念想,就是盼著在朝政腐敗時,有一個明君出現。這種念想是有傳染性的,不但臣子以此為真理,皇室成員更是如此。崇禎上臺後,扳倒了本朝自開國以來最厲害的太監魏忠賢,無疑是這種神話的人間體現。魏忠賢的死,為一個新生的時代敲響了新的樂章。但死掉一個太監,對於整個衰微的國勢來說,只是贏來了一個轉機,形勢並非已經完全樂觀了。

在這個時候,國家面臨的那些壓力與問題仍然存在,如果不能合理解決,本質上就是換湯不換藥。崇禎並非完全沒有這個意識,但因為年齡的關係,心理上他對此不會有太充足的認識。隨著歷史向後發展,我們發現,崇禎曾經表現得堅忍刻苦雄才大略的面目開始走樣了,在清算了魏忠賢以後,他的好運氣或者好品性就基本上走到了頭。即使如此,這些也似乎並沒有影響他的好名聲,連他的敵人都不願意把更多過分的言詞加在他的身上。可能是因為十七歲那年清算魏忠賢這件事過於大快人心,人們對這位屢犯錯誤又從未更改的皇帝寄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甚至在面對著他一而三再而三的做明顯的蠢事時,依然沒有太多的苛責。

即使明亡之後,還有一種說法:"是亡國之人,但非亡國之君。"這是他評價自己的話,大家也都認可。但是,歷史同樣有另一種說法來評價這件事。拋開這些溢美之詞,我們發現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扳倒了魏忠賢以後,崇禎開始成為一個矛盾的結合體。有關於他的行為評價,自這個階段以後,就進入另一個極端。在史官們筆下,這個人一方面是"不邇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另一方面卻又"用非其人,益以憤事" , "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劇失措"。而最搞笑的是,他當年因清算巨宦魏忠賢而被世人稱道,到後期卻又"覆信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明史》),使前後行事判若兩人。在他執政十七年裡,明朝看不到一點中興之路的政績。曾經堅如磐石的中興夢想真的成了一個虛幻的肥皂泡,在這個巨大的泡沫後,人們看到的不光是夢想的破碎,還有苦難的來臨。在他的領導下,非但百姓沒有過幾天好日子,各級官吏更苦不堪言,被他遷怒撤職,或是當替罪羊殺掉、入獄、滅門的官吏數不勝數,其中被冤殺的佔了大多數。

崇禎在位十七年間,換了五十個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或副宰相),十四個兵部尚書(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書,像袁崇煥這樣加兵部尚書銜的不算),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那些一度舉雙手歡迎他登上高位的清流們,發現自己這次依然跟錯了主子。其中最令人髮指的,是他殺掉了明朝唯一可以與滿清抗衡的大將軍袁崇煥,一手製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並直接造成了遼東大片土地的流失。 歷史寫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崇禎的面目越來越猙獰了。他成為了歷史上最不值得同情的皇帝之一,這位幻夢少年,突然變成了昏君。與他哥哥天啟皇帝朱由校相比,崇禎雖然有些許好名聲,但實際上做的也好不到哪兒去。

而最倒黴的是,他還背上了亡國的罪名,這恰恰是他最怕的事。幾百年來,對崇禎的評價一直頗有爭議。孰是孰非,探究這個問題對我們更有效的瞭解一六四四年前後明王朝的命運至關重要,所以,作為本書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崇禎,他的衰亡之路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規律,封建制度的高度集權化不斷泯滅人性與理性,最後產生的惡果也直接導致了皇帝的孤家寡人之路。崇禎在登基以後面臨的一切問題,不光是他個人的問題,更是整個明王朝乃至中國封建王朝集權制度在高度膨脹後的必然歸宿。崇禎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不走運的皇帝的事實,揭示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的一個悖論式的規律--愈要集權,愈要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