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金的负数金额要怎么调整?

导读:会计人员都应该了解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交未交的各项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但是应交税金的负数金额要怎么调整?下面郑老师就为你解答这一疑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下文。

应交税金的负数金额要怎么调整?

应交税费是由可能出现负数的,但是可能性比较小,一旦出现,我们第一反应查看是否有算错的地方,第二反应再开始解决这个负数的问题。

一、应交税费负数的情况

1、负债为负数:一般情况下,借款不会是负数;如果应付账款为负数,应按往来单位的余额调整,是负数的就调整到预付账款余额;

2、预收账款为负数的,也按单位余额调整到应收账款;应发工资等一般不会是负数;应交税金可能是负数,例如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金、预交所得税后企业亏损也会产生多交所得税,所以要检查负数原因,不合理的应予以调整。

二、上应交税费为负数的处理方法:

1、首先要查清楚出现负数的原因,究竟是多交税了,税金少计提了,还是当期增值税有留抵税额,是什么税种出现负数,然后才能处理。

(1)若是增值税有留抵税额是正常的,不用处理;

(2)若是多交税了可向税局提出申请,用来冲抵以后月份的税金;

(3)若是少计提了税金,则要补计提,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

2)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这样处理后,只调整了上年度未分配利润,不会影响到本年利润。

应交税金的负数金额要怎么调整?

在总账里应交税费余额是负数的登记处理方法:

每月进行账务处理时,根据本月的营业收入计提相关的税费,财务报表上应交税费的金额即为应交税金数,金额为正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情况各不相同,应交税费余额也可能出现负数的情况。下面,我们就负数的情况进行分析。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应交税费主要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通过这些科目的核算,可以看出:当本月的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本月应缴纳增值税且计提增值税附征税。期末时,应交税费科目则为正数;当本月的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需留待下月再进行抵扣,本月不需缴纳增值税,同时也不需计提相应的增值税附征税。期末时,应交税费科目为负数。以上两种情况说明,因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情况较为繁琐,账务的自查并不能完全依赖应交税费余额的正负数,应根据公司实际的财务情况进行检查。另外,如公司涉及进出口业务,增值税的计算方式更为复杂,因而也会影响应交税费的期末余额。

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费主要核算未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通过这些科目的核算,也可以看出:确定本月应交增值税金额后,根据应交增值税金额计提增值税附征税。期末时,应交税费科目为正数。如本月的应交税费科目出现负数,则说明账务处理不当,应进行调整。

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内容范围较广,如能把握公司业务范畴的主干,找出公司的主要税种,那么应交税费的核算就能更精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