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虔城味道》 美食欄目

夏夜再一次慢慢臨近這座夢醒過無數次的古城。

車轍駛過路面,墨色的柏油路代替了青磚街道,綠葉在風中微微抖動,百里之外的護城河依然緩緩向前流動,粗布短衣沿街叫賣的景象變成了車水馬龍,店招鱗次櫛比。


寧都風味餐館

紅色的招牌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寧都風味餐館。廚房裡一片炙熱,幾個人的背已經溼了。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豆腐被切成塊齊齊刷的倒進鍋裡,不一會就變成了煎成了金黃色。“你知道的吧,這個菜超級難炒的,一般的廚師沒幾個人能炒好。”

他的兩鬢已有稍稍斑白,眼神卻明亮無比,神情略帶著絲絲靦腆,對於廚藝他是自信的,但是對於我們的到來,人生過半的他仍有些羞赧:我是第一次有人來採訪我,有點緊張,沒有想到我也有這麼一天。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這是一盤普通的小炒豆腐,上面灑了些翠綠的蒜薹,再摁進一些鮮紅的辣椒末、調味品。香味就飄了出來,聞的人忍不住多吞了幾下口水。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好不容易吃上一口,豆腐吃著入味,外皮焦脆裡面鮮嫩爽滑,配著絲絲辣味。有一種吃著時光的感覺,好像吃下後日子都變得鮮嫩起來,讓人不由自主就期待下一天了。

走出去,才有希望

二十年前,寧都遙遠的一個山村村落,幾個焦灼的年輕人正發愁著生計,家人對他們說,去更大的地方吧,那裡才有更多的希望。

他們一路南下,來到了這座在風雨裡屹立了千年的古城,它用寬容的胸懷迎著來來往往的生靈,慈悲的看著他們降落,盛開,頹敗,隨風成土。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感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灌嬰雕像在風中默然,他是歷史之河裡一個小小的過客,卻是這座城的締造者,是這片繁榮景象的創造者。城市依然生機勃勃,而那人已隨風逝去,只留傳說。

家鄉的味道

30歲對於廚師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張平卻在30歲這年,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廚師,把他唯一懂得東西——家鄉的味道,帶到這座古城裡,他回憶著母親炒菜的味道,開始笨拙的練習起來。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幾個從山村來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把盤纏裡拿出來,拼湊到一起,成為了開店的第一筆資金。那個時候開店的門檻最低了,往門口擺幾張桌子,擺幾張凳子,就算開店了。

沒有現在這麼多講究,那個時候寧都人也不少,我們就做自己口味的,但是沒有想到幾十年過去了,寧都風味能在贛州城裡有一番天地,這真的是沒有想到的。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現在大街小巷的寧都餐館,都是這樣一群寧都人堅持下來的結果,像肉丸、大塊魚、空心菜、三杯雞都是大家愛吃的菜。

簡簡單單,做一行愛一行

一開始的時候一天只有20多個人來,那個時候廚藝也不好。後面就跟著食客的意見一點點的改,最高峰的時候一天有三四百個人來吃飯,店面一開始也只有一間,現在有兩間了,一開始我們只有兩個人,現在有四個人。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做一行,愛一行,作為廚師不經常接觸食客,但是每當他們吃完跟我打招呼的時候,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了。

寧都菜,我覺得我們店最大的特色就是簡簡單單,就是把味道做到最樸實吧。就是記憶中媽媽炒出來的味道,這就是寧都風味。

寧都風味餐館

地址:張家圍路交警大隊斜對面21——13


簡簡單單

這就是家的味道

一天竟有三四百人都來這吃飯,究竟是什麼勾引了贛州人的魂兒?

- END -

文 / 阿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