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的結束,我們知道,我們碰到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怕的東西

影片《永恆和一日》更像是一首哲理詩。而創作了這首偉大詩篇的人,正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隨著電影的結束,我們知道,我們碰到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怕的東西

安哲羅普洛斯的經典之作《永恆和一日》歷來為全世界的影迷們所津津樂道。在這部帶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影片中,導演以極為自我的手法,將獨特的歐式長鏡頭在片中運用得爐火純青,從而使整個影片散發著一種觸動人心的深情。

隨著電影的結束,我們知道,我們碰到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怕的東西

片中的男主角亞歷山大與那位可愛的阿爾巴尼亞小男孩之間的情誼,就更是讓人無法不為之動情。當然,這些都只是大師在作品的表面上呈現出來的一些外在的情感或是生活狀態,而他真正試圖通過本片探討的卻是人類對於生命本身的所謂“永恆”與“一日”所應該抱持的認識及其行為。

隨著電影的結束,我們知道,我們碰到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怕的東西

也正是憑藉著《永恆和一日》這部不朽力作,安哲羅普洛斯不僅獲得了當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而且還由此確立了自己“電影界的但丁”的至高地位。

隨著電影的結束,我們知道,我們碰到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怕的東西

虛無主義,這個被視為“一切客人中最可怕的客人”,如同噩夢一般在枕邊端詳著我們的人生。而最為要命的,也許就是它的不請自來。同亞歷山大一樣,我們在一個已經消失的希臘漁村(塞薩洛尼基)中無目的地徜徉,以期會面某種重要的啟示。隨著電影的結束,我們知道,我們碰到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怕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