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頭移植,神經再生後的功能重建尚無法實現

專家談:頭移植,神經再生後的功能重建尚無法實現

2017年11月17日,意大利神經外科醫生賽吉爾•卡納維羅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手術成功在中國實施,手術由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任曉平帶領的團隊操刀完成。消息傳入國內後,迅速引發熱議。

四天後,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任曉平專門舉行媒體見面會表示,他們完成的不是“換頭術”,而是“第一例人體頭移植實驗模型”,目的是探索活體頭移植的手術方案,儘量解決臨床前的科學技術難題。

同時,任曉平還公佈了以GEMINI脊髓融合術進行活體動物實驗的最新成果,視頻顯示,一隻狗接受頭移植手術半年後,已經可以站立和奔跑。

對於任曉平探索的活體頭移植手術,業內質疑聲迭起。有聲音認為,任曉平完成的僅是一次解剖學研究,並不是真正的手術,現在討論活體頭移植還為時尚早。而頭移植所涉及的倫理問題也一直受到爭議。

關於頭移植背後涉及的種種問題,界面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如恩。

劉如恩表示,頭移植對整個人類來說是有意義的,但任曉平目前做的僅是摸索手術的流程和方案,要想實現活體頭移植必須解決神經再生或神經調控輔助下軀體協調統一有效的生命活動,在全世界範圍來看,目前還無法實現。

不過,劉如恩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人類實現“換頭”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