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的「黑科技」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經典算法和人臉庫相繼出現。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成熟,它所滲透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正逐漸成為智慧城市個平臺的標配。

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的“黑科技”

人臉識別技術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其工程應用始於20世紀60年代,經過50多年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經典算法和人臉庫相繼出現。

通過數十年的技術沉澱以及經驗積累,目前人臉識別系統最高的正確率可以達到99.5%,而人眼在同等條件下識別的正確率僅為97.52%,人臉識別的準確率已經做到了比肉眼更精準。

與此同時,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推動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前進。近年來智慧城市這個概念在全球範圍內興起,隨即進入部署階段,如今,智慧城市已經不單單是人們腦海中的願景,而是實實在在照進現實的一種創新城市模式,而人臉識別早已成為城市智慧化發展的得力助手。

憑著著併發性、非接觸性、非強制性等特點,人臉識別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社區中。在一般的應用場景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同時對多個人進行識別,在居民無意識狀態下獲取人臉圖像、提取人臉特徵,並且無需接觸機器,隱蔽性好、結果直觀、操作便捷。

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的“黑科技”

比如門禁管理系統、外來訪客系統、視頻布控系統、關照小區特殊人群等等,除此之外,人臉識別還可以打造智慧停車場,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車庫;社區中的無人便利店可以使用人臉識別輕鬆購物;小區居民取快遞無需攜帶手機,刷臉即可……

除了社區之外,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開通“刷臉政務”,覆蓋服務類別包括查詢公積金、繳納交通罰單、申報個稅等。在家線上掃臉,省去了跑腿服務大廳的繁瑣。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875萬人通過“刷臉”辦政事,節約時間近400多萬小時,這也成為各級政府“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的底氣。

不難看到,受益於下游應用需求增長、產業政策扶持、技術逐漸成熟等因素,人臉識別未來持續發展能夠得到保障。預計未來五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未來的智慧城市會是什麼樣的,一切改變都在悄然進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