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Created by FY

添加【赐骨·手作】客服:cigu008

查看更多 文艺豪士必备装备

“太湖石是开发较早的一种奇石,在唐代,搜玩太湖石已蔚然成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题咏诗文,可谓是“四大奇石”中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一种。”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置石材料,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与安徽灵璧的灵璧石、江苏昆山的昆石和广东英德的英石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石”。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也有不同产地而分的其他种类,例如安徽太湖石、房山太湖石、西同龙太湖石、浙江太湖石、唐尧奇石、五井太湖石。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列入四大奇石中产自太湖地区的太湖石。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古称震泽,位于苏浙两省的交界处,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约在百万年前,太湖还是个海湾,后逐渐与大海隔绝,形成了今天的内陆湖泊。随着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原因,湖水的面积日趋缩减,水位渐渐降低,湖底的石灰岩长期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水的溶蚀,才逐步显现出“太湖石”。

属于石灰岩的太湖石,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侵蚀,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软松的石质容易风化,而比较坚硬的地方会则保存下来,于是在漫长岁月与自然的雕琢下,太湖石才逐渐形成了曲折圆润的形态,并有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太湖石也可细分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按分布在长江南或北,分为南太湖石和北太湖石,而根据是否产于水中或陆地,分为水石和旱石。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旱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根据色彩不同,主要分为

灰太湖石、黑太湖石、白太湖石、红太湖石、黄太湖石等。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而根据不同的规格尺寸及应用,可分为园景置石、假山石、盆景石、供石;从观赏角度来说,又分为孤赏石与组景石,主要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中国人对太湖石的爱由来已久。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太湖石,自唐代开始,太湖石特别盛行。唐相牛僧孺酷爱收藏太湖石,白居易称他“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到了宋代,不爱江山爱艺术的宋徽宗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机构,并成立了“花石纲”,专差人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然后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建造当时的皇家园林——艮岳。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为了凸显象征山岳的雄伟,造景的置石自然要选有着“瘦、漏、皱、透”的特征的太湖石,然而质量最佳的太湖石在南方,为了封建统治者的玩乐,甚至由千名背纤者运送高达四丈的太湖石,并且途中凡遇水闸、桥梁挡道者一律拆除。关于太湖石的故事可谓异常悲壮。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最终“太湖之山”凭借着“运河之水”运往了遥远的帝都开封。然而未等竣工,金人的铁马就已经杀入朝中,北宋自此衰败。虽然太湖山未能成事,但在宋徽宗的影响下,掀起了奇石赏玩的热潮,也成为了宋国人的时尚。也在此时,爱石如命的宋四家之一米芾,提出了“瘦、漏、透、皱” 四字的赏石审美标准,借此奠定了中国奇石的根基。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的“瘦、漏、透、皱”

瘦。太湖石的瘦,古人曾评“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可见太湖石形,虽清瘦嶙峋,却铁骨铮铮。形如美人,则要婀娜多姿;状若勇士,则要孔武有力;似山川,则需气势磅礴或逶迤秀美;如百兽,则追求体形或动作的相类。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漏。太湖石不仅体态玲珑,溶洞贯通,且连环透空。但漏中见灵,不仅如此,变化多势,灵气十足。或有灵气游动之魂;或有瞬息多变之感;或有奔跑飞腾之势;或有旋律节奏之韵。而太湖石,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说的那样:“石不能言最可人。”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透。太湖石的透,就犹如人的七窍通一样,如此“气”方能在内部毫无凝滞的运行。据说,验证是否上品的太湖石,只要在其中一个涡洞中浇水,会自然从其它涡洞中流出。这样一来,一块石头就可以接收、贯穿天地的灵气,自然也就活了起来。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皱。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线条若明若暗。太湖石的皱,虽然怪异,但有其韵味,易见其格。成组的太湖石或起伏不平中有节奏;或若明若暗中有旋律;或在无形之中见有形;或在神秘之中见敦厚。总体上给人以变中见异、藏龙卧虎的感觉。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的应用

太湖石作为园林石的一种,常为造园御用。或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自古受造园家青睐,也是皇家园林最爱的布景石材。明画家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在园林造景中,仿佛是具象与抽象间摇摆的雕塑,似象非象,天然成趣,令人浮想联翩,给人眼前景,心中景的双重艺术享受。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苏州十中的“瑞云峰”、北京中山公园的“青莲朵”、青州偶园的“福寿康宁”、曲阜孔府的“万仞峰”、潍坊十笏园的“镂云石”、扬州个园的“龙骨石”、南京瞻园的“仙人峰”、上海秋霞园的“缀华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赏石、藏石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许多新建园林中、家庭别墅里都采用太湖石来美化环境,一些著名的居民小区都能见到太湖石的踪迹;一些爱石之人也喜把小的太湖石摆件置于案头,亦有中国人骨子里丢失不掉的文人风雅。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受文人墨客的记载颇多,据《太湖石志》(宋 范成大)记载:太湖石:“石出西洞庭。多因波涛。激啮而为嵌空。浸濯而为光莹。或缜润如珪瓒。廉刿如剑戟。矗如峰峦。列如屏障。或滑如肪。或黝如漆。或如人。如兽。如禽鸟。好事者取之。以克苑囿庭除之玩。”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而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有云:“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砼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愷、若欽云歎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嶝霪爵,若拂岚扑黛,蔼蔼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 这些对太湖石自然天成美的细致描绘,融入着文人内心饱含的诗情画意,也带领我们领略了太湖石各个时期的风姿绰约。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好,价格亦不菲。原生太湖石更加少见,价格居高不下。真正自然形成的太湖产石更是不可多得。每年太湖石的成交单价多在2万~10万元之间,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产品都有零星出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的鉴别

石头市场鱼龙混杂,鉴别太湖石也有技巧。首先,看洞的形状是否自然,钻孔一搬为圆孔,洞形越是不规则越接近自然。再者,看洞中洞的角度,因钻杆不会打弯,角度越接近90度越好。另外,看石肤之否经打磨、酸蚀、喷沙制造,假石一般光滑圆润,无凹凸褶皱。而后,看洞与洞的位置关系,造假石更显生硬。最后,看是否洞中有洞,洞中套洞。且洞中有洞者为上佳。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太湖石的保养与赏玩

太湖石本身的石肉以黑色或青灰色为主,表面会附着石皮,这种石皮,是经亿万年产生的氧化层,一般都会得到保留以展示其原有风貌。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用细砂纸轻微的打沙皮,使表面平整不扎手即可。之后便可以随意触摸盘玩,这也是效仿古人的一种赏玩方式。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而抚摸太湖石的时间越长,太湖石的色泽愈古朴归真,包浆愈凝重。而这种包浆能更好地体现出太湖石的画质,纹理及韵味,使太湖石有一种庄重古雅之气。赏玩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与石头的接触达到一种心灵的交流,得到更深层次艺术体验。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偶然遇到完全玉化、石质极其致密并且敲弹会有金属之声的湖石,则可以考虑将它的石皮完全打掉,以露出细密如玉的石肉,再加以盘玩会得到精美绝伦的黑亮包浆质感,让人不胜欢喜 。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不过绝大多数的赏石爱好者还是会选择将爱石配以实木底座,或置于相应尺寸的石盆中赏玩,不做任何修饰,从而追求简单纯粹的自然之美,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一般的抽象艺术。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千变万化的奇石——太湖石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四大奇石之太湖石记

“石头的美,也可以千变万化,令人赏玩不尽,尤其是经过自然的雕琢以及人文的洗礼。无机的石头也不再只是洒落在地球之上的矿物质,而是包涵着人类赋予深情的寄托之物,诉说着人类心中道不完的故事。”

本文部分内容 摘自网络 爱好者撰文

感谢 原作者的资料基础 向原创文章内容者 致敬

淘宝搜索店铺赐骨手作

或复制下面淘口令打开淘宝

【赐骨手作】复制这条信息¥ktJx0OrtzW5¥后打开手淘

【赐骨 ·新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