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常見的幾种放療併發症

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幸福,得病一定要檢查,不能拖著,身體健康才是硬道理。希望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乳腺癌常見的幾種放療併發症

乳腺癌放射治療常見併發症分為早、晚期放療反應。早期放療反應主要為放射性皮炎、乳房水腫疼痛和放射性肺炎,晚期放療反應為患側上肢水腫、臂叢神經損傷和放射性心臟損傷。

早期放療反應

(1)放射性皮炎

皮膚照射後最早期是輕微的一過性紅斑,大部分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消退。放療三至四周時,皮膚可出現色素沉著、毛囊擴張、汗毛脫落、紅斑、水腫等乾性皮膚反應。放療五週及結束後二週內可出現水皰,潰破等溼性反應,一般在皮膚皺褶處反應較重。

乳腺癌常見的幾種放療併發症

(2)乳房水腫疼痛

保乳術後全乳腺放療後期和放療結束數月內會出現乳房水腫疼痛,乳房較大者尤為明顯。

(3)放射性肺炎

乳腺癌放射性肺炎發生率較低,約為1%~6%,遠低於肺癌放療後15%~30%的放射性肺炎發生率,多出現放射治療結束1~6月內。臨床一般無明顯症狀體徵,部分可出現咳嗽、氣短等症狀。胸部X線或CT可以顯示與放射野一致的肺部滲出斑片影。

乳腺癌常見的幾種放療併發症

晚期放療反應

(1)患側上肢水腫

這是乳腺癌治療後常見併發症之一,放療會增加水腫的發生。與診斷標準、手術方式和有無合併放、化療相關。早期表現為上肢腫脹、緊縮,上肢周徑增大,後期出現明顯脹痛、活動受限,容易併發軟組織蜂窩組織炎。

(2)臂叢神經損傷

臂叢神經損傷一般發生於治療後1~4年,隨著隨訪時間延長,發生率逐漸增加。臨床上輕者表現為患肢感覺缺失、疼痛、輕度無力,重者為持續感覺異常異常疼痛、上肢癱瘓、肌肉萎縮。

乳腺癌常見的幾種放療併發症

(3)放射性心臟損傷

放療後心髒毒性是患者非腫瘤因素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心包、心肌、冠狀動脈和心內膜損傷。臨床表現主要體現為上述部位損傷後症狀體徵。早期有發熱、胸痛、乏力、活動後輕度氣短。後期表現為進行性胸悶、呼吸困難水腫、靜脈怒張等心功能衰竭徵象。

當然乳腺癌放射治療也會出現一般放療在的全身不良反應。①消化道反應:放療初期患者常出現口乾、大便乾燥在放療中、後期,患者可發生食慾減退、噁心、嘔吐。②骨髓抑制多發生在放療後期,表現為全身乏力,血液學檢查發現白細胞(WBC)總數下降。總體來說,乳腺癌放療全身反應較輕,對患者影響及感受程度不大。

乳腺癌常見的幾種放療併發症

小編是濟南本地的哦,有濟南本地的可以私信給我,大家多多發表自己的言論,喜歡小編的點下關注支持一下!讓我們攜手共同進步!

乳腺癌常見的幾種放療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