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水下有三國人物之墓,水永遠不會被抽乾!

諸葛亮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其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 。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弟,是東吳的大將軍。

諸葛瑾,字子瑜,琅琊陽都人 ,面長似驢 。公元189年,當諸葛瑾的母親去世時,諸葛瑾盡了孝道,然而不久之後諸葛瑾的父親也去世了,家人失去了依靠。作為最後的辦法,諸葛家族不得不投靠他的叔叔諸葛玄。 諸葛玄被任命為豫章太守,諸葛亮及弟弟一起隨同叔父前往。而諸葛瑾卻沒有隨行。當時整個徐州是曹操、陶謙爭奪的戰場,而且戰事已經波及到諸葛一家的故鄉---琅琊,這時的諸葛瑾同繼母一起去了江東避難。後來他們找到了自己要跟隨的人,從那以後,他們的兄弟一直很少見面。諸葛瑾到了江東後正趕上孫策去世,孫權初立。遇到了孫權的姐夫弘諮。弘諮對諸葛瑾的才學感到驚訝,向孫權推薦他,與魯肅等一起為賓待。從此諸葛瑾才走上仕途,得到了重用。

江蘇水下有三國人物之墓,水永遠不會被抽乾!

諸葛瑾在孫吳政權站穩腳跟之後,為蜀國與吳國的聯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官職也不斷攀升,公元222年孫權稱帝,封諸葛瑾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這也是他人生的巔峰時刻。諸葛瑾死後,他的兒子將他埋葬在如今的江蘇省。墓是兩個土墩,據說一個藏了印章,一個藏了寶劍。經過時間變遷和人為破壞後,這些洞穴已經被封鎖,古墓變得無法識別。 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為了挖掘大運河,破壞了許多古代文物,然後在高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努力之下停止了對它的破壞。

江蘇水下有三國人物之墓,水永遠不會被抽乾!

據當地縣誌記載,在1934年的重大幹旱之年,這個池塘裡還充滿了水。河裡古井塘水終是抽不完、抽不幹,一夜過來明天又滿了。當時水墩有半畝見方、丈把高。

1980年,“北港造船廠”成立於古墓群附近。現在古墓已經基本上被夷為平地,只有古墓的北面還有一個池塘遺蹟。經過多年的淤塞,只剩下像今天這樣的小水池。根據有關專家學者的分析,諸葛瑾的真墓可能在池塘下。

江蘇水下有三國人物之墓,水永遠不會被抽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