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成績好,爲什麼進入初中成績滑坡?

孩子小學成績好,不一定升入初中也能有一個好成績。那麼進入初中孩子成績出現滑坡,怎麼辦呢?

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將面臨著諸如環境、學習方法和學習科目設置的不同,家長應針對小學和初中幾個方面的不同做好調整,讓孩子提前適應初中的生活。

孩子小學成績好,為什麼進入初中成績滑坡?

孩子進入初中開始感到困難

1、壓力突然變大

如果放在你跟前的有一道選擇題,選項一是利用假期盡情地玩,二是利用假期趕超同學,多學點東西。你會選哪個?大多數人會選一吧,因為愛玩是天性,尤其是孩子。

無論是與其他小夥伴一起打球、嬉戲,還是自己一人玩電子遊戲、看動漫之類,這些都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愉悅感與輕鬆感。在玩的時候,孩子們沒有過分的焦慮,而學習則要困難得多。

小編支招:家長和孩子商量好,明確休息與放鬆的時間。學習的確要勞逸結合,但一定是玩就玩好、學就學好,不要學的時候想著玩,玩的時候又惦記著作業,導致兩者都沒做好。

2、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學習的目的只是達到父母的要求,達到老師的要求,自己的目標就是達到家長要求後獲得物質或者精神獎勵,想得深的孩子頂多是想上個好高中,然後考個好大學。

帶著這樣的心態,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們去喜歡做他們用來敷衍老師與家長的作業呢?!

小編支招:每個孩子都是有夢想的,明確孩子的目標,並且告訴他,實現夢想需要中間的努力,一個人的實力絕大部分來自學習。本領需要學習,機智與靈活反應也需要學習。

3、成績不太理想

孩子真沒有努力嗎?不是,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成績好、排名靠前,只是他們的學習習慣不是十分正確,學習方法也不是特別科學。

他們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是效率並不高,成績也不太理想,自信心就會受挫,成就感更是降低。在平常的學習中,繁重的作業更像是一座座小山,稍有難題就會讓他們煩躁不安,覺得自己又不會了,焦慮感的累積自然讓孩子們不再想去碰作業。

小編支招:好的學習習慣是相同的,筆記標註及時準確,不懂就問,及時複習,作業認真對待,加強總結,預習不輟,這些都是會影響孩子們的成績的。

最開始可以先借鑑,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調整。

孩子小學成績好,為什麼進入初中成績滑坡?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學生只要完成寫字、造句、背課文這些老師下達的簡單“學習指令”就行。但初中則要求學生自覺主動並且有計劃地學習。

一般的學生只是單純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的作業就覺得完成了學習任務,而優秀的學生基本上都有預習課本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求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進入初中以後:培養孩子做一週學習安排

以前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要隨之改變。原本可能通過短計劃就能實現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到了初中之後則要求學生有一個“長安排”的計劃,才能實現。

建議家長現在就開始培養孩子制定一週學習計劃和安排一週學習任務的習慣。

孩子小學成績好,為什麼進入初中成績滑坡?

面對新的環境,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何況是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此時,即使孩子學習沒有家長想象的好,家長也不應該過分苛責孩子,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而且這個時期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這樣做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這個時候,家長要尋找孩子的優勢,誇獎孩子的進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