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在距今大約3.3億年前,我們的腳下是一片古海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在距今大約4億年~3.3億年的泥盆紀時期,地球經歷了漫長的“寧夏運動”,地殼逐漸趨於穩定。中衛中寧地區構造初步形成。

中衛西面的祁連山海槽褶皺起,形成山脈; 東面的牛首山、煙筒山一帶地勢低窪,構成了四周環山的盆地,盆地內河流縱橫,湖泊連片,出現了魚類及孢子植物。

中寧縣石峽溝泥盆系地質動植物化石豐富,尤其魚類化石,其中無頜類、溝鱗魚、漿鱗魚、中華魚等,在我國乃至亞洲均系首次發現,是世界漿鱗魚群屬種最多的產地之一。

“中寧漿鱗魚”化石的發現,改寫了亞洲動物進化史。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1974年,地質工作者在牛首山石峽溝發現了中寧漿鱗魚化石,該屬是在中國及亞洲的首次發現。在這之前,在此地還發現了“牛首山溝鱗魚”化石。

漿鱗魚最早發現於東格陵蘭(1931年)。“中寧漿鱗魚”化石無論數量還是種類都比東格蘭豐富,學術價值更高。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上世紀90年代,地質普查工作者先後在石峽溝又發現了多群“中寧漿鱗魚”和“牛首山溝鱗魚”化石。

國家及自治區政府對這一重大發現高度重視,撥專款在牛首山石峽溝樹碑立傳,上面刻著有原國家地質礦產部部長朱迅題寫的“珍愛地質遺址,促進科技交流”12個大字。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中寧漿鱗魚的發現,表明在中寒武世之後,寧夏中衛中寧地區經過較長的生物缺乏階段後,從無脊椎動物時代向前躍進、突變了一大步,開始有了脊椎動物的突然出現,同步進入全球性的“魚類時代”。

同時,還證實了“中寧古海”它屬於南方古海的北緣,對我國大陸構造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展示了牛首山石峽溝泥盆系地層剖面是全國泥盆系的典型剖面之一,該項重大發現對我國科學地研究泥盆紀陸相生物演化、古地理和大地構造等課題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2002年7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研究員,與英國自然博物館阿爾伯格博士在中寧野外考察時,幸運地發現一件8釐米長的泥盆紀脊椎動物下頜標本。

他們將其命名為潘氏中國螈,紀念為寧夏泥盆系陸相生物地層研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地質博物館教授潘江。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距今約3.55億年的“中國螈”化石,在2002年12月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公佈。這一重要發現代表當前四足動物起源研究的最新進展,擴大了泥盆紀四足動物的古地理分佈區域。

最早的四足動物出現在晚泥盆世,古生物學家經過70多年尋找,在北美洲、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地區發現了9種泥盆紀四足動物。

中寧發現的“中國螈”是全球第10種泥盆紀四足動物,也是在亞洲首次發現魚石螈類化石,它將亞洲發現四足動物化石紀錄提前了近1億年。

中寧“四腳魚”—— 改寫亞洲動物進化史

中衛昆蟲化石――填補亞洲空白

1989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洪友崇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在中衛常樂下河沿發現石炭紀納繆爾期昆蟲化石。此後數年,洪友崇教授在該地採集到豐富的納繆爾期昆蟲化石,從此揭開我國納繆爾期昆蟲化石研究的序幕。

這項研究不僅填補了我國乃至亞洲同時代有翅昆蟲化石的空白,對德國學者在上世紀30年代定論的有翅昆蟲“起源於歐洲”學說提出了質疑。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1995年,洪友崇教授在國際太平洋科學大會上,發佈了中衛下河沿發現納繆爾期昆蟲化石的消息,引起國際昆蟲研究領域的轟動。

3億年前的下河沿地區是海陸交互地帶,空氣溼潤,生活於海邊陸地上的昆蟲死亡後,潮汐帶來的泥沙將它們的屍體迅速覆蓋,隨著地層的沉積,這些昆蟲的屍體漸漸炭化最終形成為化石。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泥盆紀地質年代 簡介

泥盆紀地質年代:4.05億年前—3.5億年前。

泥盆紀地質,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05億年前,結束於3.5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泥盆紀分為早、中、晚3個世期,地層相應地分為下、中、上3個統。

泥盆紀早期裸蕨類繁榮。中期後,腕足類和珊瑚發育、原始菊石、昆蟲出現。晚期原始兩棲類、迷齒類出現,蕨類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無頜類趨於滅絕。

從泥盆紀開始,地球又開始發生了海西運動。許多地區升起,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在泥盆紀裡蕨類植物繁盛,昆蟲和兩棲類興起。

在泥盆紀與石炭紀中間隔著一次大規模物種大滅絕。主要滅絕動物有:盾皮魚類、艾登堡母魚。脊椎動物進入飛躍發展時期,魚形動物數量和種類增多,現代魚類——硬骨魚開始發展。泥盆紀常被稱為“魚類時代”。

「头条」在距今大约3.3亿年前,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古海

田奇鐫(1899-1975),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人,區域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 中國泥盆紀研究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