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爲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短視頻在2018年迎來了最火熱的一波浪潮。

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為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抖音的迅速崛起,讓"抖音文化"席捲大街小巷,不管你有沒有在玩抖音,都能聽到"像一顆海草海草海草,隨風飄搖"或是"跟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等洗腦的抖音音樂。而另一邊,騰訊復活了微視,為其投下幾乎所有的資源,砸30億元的鉅額補貼來吸引用戶,同時請到了多位當紅明星代言微視,宣傳造勢。

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為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發展迅猛的抖音和微視,幾乎成為了當下短視頻市場的代名詞,雖然短視頻行業的參與者眾多,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只聚焦在了這兩家。而在此之下,一年前還有4000萬日活躍用戶量、排名短視頻行業第一的快手,似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為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在最新的一份短視頻平臺類APP數據中,快手依然以2.3億月活躍用戶位居第一,第二名的抖音為1.8億,微視尚未上榜但漲勢很快,在騰訊的大力推廣下,增長率達到了43.94%。雖然快手仍佔據著第一的寶座,但可以看到的是,在活躍用戶環比增幅這一欄,快手繼續出現了負增長,可以說這樣的勢態並不樂觀。

抖音、微視持續生長,處於尷尬地位的快手是不是就此涼了呢?

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為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接受投資站隊騰訊的快手,在之前一直被看作是騰訊在短視頻行業領域的重點項目,但抖音的迅速崛起讓騰訊決定復活微視,雙管齊下。不過微視作為騰訊的親兒子,得到的資源自然是最優質最全面的,這樣一來,同陣營的快手就會在這一塊吃虧。騰訊或許不會再給快手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畢竟騰訊當下要做的,是投入絕大多數的精力和流量給微視,和抖音火拼到底。

眾所周知,快手的主要用戶群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甚至廣大鄉村,這部分的用戶被稱為是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新一波人口紅利,基數大、傳播力強,但也因這部分下沉用戶數量過多而讓快手被冠上low的標籤,短視頻的內容都非常"土味"。

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為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不過快手也在瓶頸中尋求著出路。快手在6月初宣佈全資收購A站,一方面解救了A站於水深火熱,另一方面,或許也是快手拓寬自己用戶群體的手段。但是二次元屬性的A站和被認為內容很低俗的快手,兩個目前都處在危機地位的平臺,是否能真的碰撞出什麼火花,現在還不大好做出定論。

短視頻領域上演“神仙打架”,但為何遭殃的卻是快手?

不論微視還是抖音,都在不斷優化和豐富平臺內容,推出各種新鮮的玩法的鞏固和增加用戶數量和用戶粘性。微視憑藉強大的後臺資源順風上位,抖音依靠精準的時尚、潮流定位,以廣大的年輕群體為基礎迅速竄紅。

快手作為曾經叱吒短視頻行業的龍頭,在經歷多次風波之後尷尬地盤旋於低空。接下來的每一步,快手都必須謹慎而為,成功或是失敗,或許就看今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