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尋龍訣》背後的動作捕捉技術

有道是愛之深,恨之切。可能是預期低的緣故,從《烈日灼心》、《山河故人》再到近期的《尋龍訣》、《老炮兒》,下半年上映的國產電影給人一種“好片頻出”的感覺。

其中《尋龍訣》在視聽特效方面的表現,有口皆碑,一點都不像以往那些華麗堆砌、大而無當的國產大片。你說他們是找工業光魔(喬治·盧卡斯創立的電影特效公司)做的,我也信了。當然,並不是,該片的製作由中國本土特效公司天工異彩負責。

此外,聽到《尋龍訣》還有用到北京諾亦騰科技的動作捕捉技術,我有幾秒的卡頓,極力回想觀影時的場景,貌似並沒有。

提到動作捕捉在電影場景的應用,自然而言會想到以下畫面。

电影《寻龙诀》背后的动作捕捉技术
电影《寻龙诀》背后的动作捕捉技术

後來諾亦騰的小夥伴告訴我,他們的技術是用在製作預演動畫。在看過相關的預演視頻,我才恍然大悟。

Previz,中文直譯“可視化預演”,簡稱“預演”。最早出現在2005年彼得•傑克遜翻拍《金剛》時公佈的花絮中,他在動畫師的幫助下預製了動畫片,用於在拍攝現場給演員講戲。

這可以算是最初的“Previz”,如今的Previz成為拍攝特效大片時至關重要的參考。根據它,導演就能精確規劃,在很多環節上都能有效避免浪費,這也逐漸成為好萊塢電影工業流程的標準配備。

剛才看到的動作捕捉例子,演員身上都畫滿了“點點點”,這些都是光學標識點(Markers),使用的是光學動作捕捉系統。顧名思義,這需要使用高速相機監視和跟蹤目標物的光學標識點。特製鏡頭的架設校準、專業的綠幕場景、後期的數據處理,均使得光學動作捕捉的成本極大。因此,Previz以前只能服務於預算近乎無限的超大型製作。

电影《寻龙诀》背后的动作捕捉技术

不過《尋龍訣》有個小小突破,他用到的是慣性動作捕捉技術。諾亦騰提供的兩套慣性動作捕捉系統Neuron與Legacy,不需要複雜昂貴的設備,也無場景限制,在實現精準捕捉的同時,使得預演的實施難度和成本都大幅度降低。

結合使用動作捕捉技術的預演,導演和製片人可以在項目拍攝開始之前就瞭解特效製作的工作量及內容,得到比較接近現實的數目,更精確地評估預算成本和製作週期。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預算和排出最佳的上映檔期。

聖誕節那天,北京舉行了一場關於“電影工業原則與藝術精神”的研討會,影評人週黎明表示:“以前拍科幻奇幻魔幻,和好萊塢硬碰硬,我們是處於不利的位置。當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要用好萊塢熟練掌握的技巧來講我們自己的故事。

由此看來,比起那十幾億的票房貢獻,《尋龍訣》對於確立中國電影工業新流程、新標準的幫助,或許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