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法華經》共二十八品,本《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第二十五品。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演說《法華經》,當時參加法會有十多萬眾。這時無盡意菩薩從座位上站起來,裸露右肩,雙手合十向釋迦牟尼佛頂禮。問道:“觀世音菩薩因為什麼因緣而稱為觀世音呢?”

釋迦牟尼佛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如果有數之不盡那麼多的眾生,他們正遭受到種種苦惱,在聽說過觀世音菩薩之後,只要他們一心稱念菩薩的名號,‘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立即觀察到他們的音聲,讓他們都得到解脫……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田寶

策發“大慈惻隱之心”

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夏天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至,人世間上蒸下煮

這是一年中最讓人心煩意亂之日

也是最快樂的日子

天氣雖熱,萬物繁茂

大暑也是生長最快的時節

我們也要順應天時,好好生長

坦然接受太陽的熱力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腐草為蠲,土潤溽暑,大雨行時

夏日炎炎,大暑難耐,欣賞和喜歡它的人的確不是很多。不過,王安石卻說:“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與古人相比,我們眼中的三伏天,是另一番景象。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其實大暑天是緊張、急促的,就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一樣,逐漸泛泡、冒氣、終於沸騰了。此時若走在大街上,煩人的知了會潛伏在樹上扯著嗓子叫喚,古人有諺語:“大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天,豔陽四射。此時大地早已被烘烤到金黃,如果去到田野浪,那麥浪會像海上的巨浪般,翻滾著,撲打著你,撲打著山,撲打著天上的雲。

也只有這樣的季節,才有資格讓人血脈僨張、豪氣噴湧。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可大暑天最讓我著迷的,還是那傍晚的天空。只要一抬頭,上天就像吸了水分一樣,藍汪汪的,那是連畫家都調不出來的顏色。北島說:人們只有在經歷了漫長的黑暗與冰雪之後,才會對夏天才有一種真正的狂喜。”

這狂喜讓我忍不住跑到太陽下,去抱緊那轉瞬即逝的夏天。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三候】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天氣開始悶熱,土地也很潮溼;時常有大的雷雨,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樂食】

都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炒雞蛋。”人們在應對暑熱的味覺苦澀裡,還會選擇一些清涼酸甜的美食來渡過這個夏天。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仙草樂一夏|南方很多地方有在大暑“吃仙草”的習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涼粉。仙草不僅有消暑奇效,更是一種美味甜品。

小時候放學回家又或者是玩耍歸來,一身熱汗擦去,再端起那碗媽媽做好的涼粉,一口吃下,冰涼透爽的感覺立刻貫穿全身,暑氣也像在頃刻間就全部散去。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鳳梨香一年丨當35攝氏度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山丘微熱,土鳳梨也成熟了。

臺灣人最懂得吃它,脫去堅硬的外殼,浸透在鹽水裡,透過陽光,那粗糲的纖維沒有了最初的酸澀,光想想就讓人兩頰生津。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關於夏天,古人也許會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可萬事物極必反,就像暑熱從小到大,我們看過東邊太陽西邊雨的奇觀,聽過池塘裡的蛙聲連成一片,直至嗅到稻花香裡的豐年,才在雲一淡一輕、風一清一涼中驚覺,夏日將盡。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民間習俗知多少?

冰荔枝、熱羊湯,祛病延年曬伏姜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作為一個氣溫類節氣,炎熱的大暑,日照強,雨水多,生機勃勃,孕育著豐收。大暑期間是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的收穫季節。講究怡情健身的中國人在每年的這個節氣裡,舉行各種民俗活動,在火熱的日子裡調養身心。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吃涼:荔枝鳳梨燒仙草

大暑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節的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

先說第一種,吃涼性食物消暑。如廣東很多地方都流傳著一句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則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最過癮的吃法莫過於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所謂“吃仙草”中的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藥食兩用植物資源。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是一種消暑的甜品。由於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所以被譽為“仙草”。

燒仙草也是臺灣的名小吃之一,當地在大暑還有吃鳳梨的習俗,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有敗火的作用,再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喝熱:饃饃就著羊肉湯

不光吃涼,有些地方的人們習慣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比如,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在大暑吃薑的風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山東不少地區的民眾,比如棗莊,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又叫吃伏羊。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有營養學家對大暑吃羊肉進行過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裡,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

曬姜:暑熱曬出好食材

大暑有著一年中最熱烈的陽光,讓人避之不及。這樣極致的酷熱,也催生出水分蒸發後的美味。曬豆角、曬辣椒、曬鹹菜……這些食材只要天氣好,曬上一兩天就行了。但有一種食材,得從大暑一直曬到出伏——曬伏姜。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生薑性暖,被暑熱暴曬之後變成大熱的食材,正好可以給著涼的人救救急。一塊伏姜吃下去,暖胃、發汗,捂著被子睡到天亮,一場可能即將來臨的感冒就這樣避免了。有人說,這三伏天裡的恩物,在三九嚴寒中給人帶去了溫暖。曬伏姜,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冬病夏治的一種表現。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送暑:送走瘟疫保平安

大暑送“大暑船”,這個民俗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拉出漁港,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今天,當地仍然延續著這項活動。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

大暑重“養心”

睡覺“寧心”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於心神的寧靜。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做補償。

 大笑“開心”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笑是夏天養生的良藥。“笑一笑,十年少”,不無道理。夏季氣候悶熱,易使血壓升高,心煩意亂,這時若能笑口常開,就能改善情緒,從而協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

 飲茶“安心”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易消耗心臟陰液。用金銀花、金蓮花、百合花這三種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簡單且實用的養心茶。

喝粥“健心”

大暑丨枕書消夏,佛音清涼

喝粥養生是大暑時節比較好的選擇,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能補養身體。荷葉薄荷粥:鮮荷葉1張,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將荷葉洗淨、切碎,薄荷洗淨,兩物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煮後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後加冰糖,即可食用。

我們也許總會理解大暑就是溼熱蒸煮

但其實在溼熱的背後

是人們在酷熱下的一種修行

農田裡的暑熱

彷彿在告訴我們

人們應該感恩於天地的恩賜

腳踏實地的

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接駁

去修身

無論好的,壞的

都有它天地循環的道理

大暑的美味

就在這一份禪定的清心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