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微妙玄通

周更/一篇

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的“道”-微妙玄通

蘇轍《老子解》

比粗大的小一些是微小的;比微小的再小一些是微妙的;微妙到了極致就是玄,玄對萬物都有作用和影響,因此深遠而不能被完全認識。警戒之後再行動叫做豫,想做的事好像迫不得已才行動。小心翼翼地像冬天走過結冰的水面,徘徊猶豫,迫不得已才走過去。擔心而不前進叫做猶,就像是做特別不想做的事,拖延而為難,就像害怕被四鄰看到的樣子。

莊重,像在別人家做客,是說對誰都尊敬,從來不懈怠。柔和灑脫,就彷彿正在消融的冰,是說知道萬物本是虛妄,所以什麼也不保留,就像冰融化掉不留下一點殘餘。敦厚質樸,像未經雕琢的原木,是說人的虛假做作都沒有了,本性也就恢復了。曠達開闊,像空曠的山谷,空虛而什麼都能包容。混厚深沉,像江河濁流,與光調和、與塵混同,而不特立獨行於物質之外。

世俗的人用物質來引導本性,本性就變得混濁而不再清澈了;死板的人用一種一成不變的規則、固定的模式來束縛本性,本性就變得呆板,缺乏活力了。現在知道了混濁能使本性昏亂,讓它寧靜,它就慢慢清澈了;知道束縛本性是不合乎道的,使它運轉、活潑,它就能有新的發展。

老子的“道”-微妙玄通

《易經》說:“安靜不動,排除雜念,通過感受就能通曉整個天下。”現在我們所說的動也是這樣。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像是水滿了一樣,渾濁而不能再清澈,安穩而沒有新的變化,所以像滿了一樣。事物沒有不會變舊的,只有不滿盈、不極端,舊的才能不等到新的來接替就自然去除。

《尚書。大禹謨》中言:“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霍光一生謙謹端正,能在漢武帝面前做到毫無差池,可見其心思之縝密。然而,他卻不能治齊其家,使家人不知收斂、謹慎,反而驕奢不法,氣勢逼人。結果,他身死不久,家族便遭受屠戮,徒令後人嘆息。其興在於不滿,其敗在於過盈,老子端謹、不滿之道,真可謂安身避禍良言。

寄語

在現實生活中,付出和回報之間往往不是對等的,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你要記住不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