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周末和一位知名品牌公寓创始人交流长租公寓的现状和未来,谈到很多新的话题,其中一个就是到底如何提升行业毛利率?

在他认为,从目前来看,减员增效,严格控制成本,的确是能提升一点毛利率,但想要更多提升,那难度是非常大了,特别是前三年扩张期市。那么,如果去提升服务,有没有机会呢?有,那么还得看人群,相对低端租房消费人群,并不会为你的服务买单,真正有需求的,符合品质租赁消费,针对那些相对高端的白领公寓和服务公寓。

目前,长租公寓核心还是靠现金流滚动,不断通过分期扩大杠杆现金流,但是这都没有解决真正的盈利问题,这也是所有人进入这个行业后,最大困惑的地方!从近期新派公寓发行的REITS产品来看,长租公寓=持有运营+金融的确是条真正的出路。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全球最大的公寓型资产管理企业——日本大东建托,管理着96万间,租赁营收比占企业总体收入有55%,但是毛利率只有8%,净利润仅仅在2%,大东建托的公寓基本都是开发后的售后返租,开发才是核心的利润,租赁和出租是为开发服务配套的。

看来规模未必是经济的!貌似这种规模不经济,行业什么时候才能进入盈利期吗?笔者认为,至少3-5年内,行业整体不会盈利,相对单个公司而言,是完全可以实现真正的盈利。

长租公寓的包租模式或者批零差模式,绝对不是一个长久的模型。包租方式仅仅适合初创时期或者小型公司,持有资产+公寓管理才是最好的方式。

从业态投资回报来看,长租公寓相比酒店、商业、办公等投资,投资坪效是最低的!那么如何挖掘其潜在价值?还是得靠与众不同的模式!!

近期,也和佰仕会陈方勇等朋友聊起什么样的业态未来才是能赚钱的?那就是共享综合体!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共享综合体是什么?

几千到几万平方,把住宿、办公、商业三种业态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同的比例组合产生出不同的坪效收益,客群之间相互交叉流动,形成一个全新的空间业态平衡。

住宿其实是一个良好的人气聚集点或者业态,但是弱点是坪效相对点,附加产生的收益也低,加上了办公、商业,那么这种组合强大起来,那是无敌了。目前来看,已经有龙湖地产、优客工场等提前在这方面布局。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CityHub,意为集合城市生活资源为年轻租住人群所用,龙湖冠寓CEO韩石认为CityHub就是集长租公寓、联合办公以及配套商业于一身的小综合体业态。

9月,上海冠寓与新徐汇集团达成合作,携手推出“网红店”——上海冠寓乐山路店,一楼做商业、二楼可办公、三楼是公寓,打造成一个上楼回家、下楼工作、随时逛街的小型综合体。不仅仅是局限于单一的一栋冠寓中,而是让上海龙湖的每一个冠寓、每一个一展空间、每一个商业中心,都成为一个个城市Hub,来作为城市综合网络的汇集点,使人才政策、生活服务、商业配套、创业办公、信息物流、文化娱乐等,相互交织联动,贯通整个上海的城市生活资源为租住人群所用,为年轻人这一城市的中坚力量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体验。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针对不同的客群,冠寓推出三大产品线:核桃、松果和豆豆。产品线瞄准创客SOHO、青年专才、海外留学等客群,结合门店所处区域,设置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如家集团和优客工场联合,尝试大型连锁酒店和共享办公组合,把酒店闲置空间扩展成共享办公和共享咖啡,而毛大庆另外打造的共享际,就是主打未来城市空间和内容运营,真正把共享居住,共享办公、共享商业、共享艺术,共享健康等链接起来。

长租公寓好比马拉松,这条才是近路!

佰仕会陈方勇认为,一线城市年轻人因为高昂的房价而搬去近郊,而最有效率的办公依然在核心商务区,而且越是创业企业就越需要靠近主流的商务环境,那怕能同时解决居住和办公的共享社区就是一种刚需。从业态组合到生产共享,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未来无论是长租公寓,还是共享办公或者其他商业业态,大家最终需要的是相互引流,异业联合,降低成本,最终形成多种业态组合的新型共享综合体。从金融投资的逻辑来看,

这种共享综合体,也是一种全新的投资组合,部分业态提供长期现金流,部分提供短期现金流

今天,我们仅仅站在长租公寓看公寓,绝对会走入误区,而只有跳开长租公寓看公寓,你才会看到一片真正的蓝海!

笔者全雳,长租公寓投资人,房东东创始人,中国首家公寓培训机构和诚信公寓联盟创办人,长期研究国内外租赁市场,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成功投资多家品牌公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