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品德、道德、規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行為規範的基礎。樹品、立德、行規是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優良傳統、重鑄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樹立旅遊形象、打造中國旅遊品牌的重要舉措。

物講品相,人講道德,旅遊需講品德。筆者認為,旅遊要做好,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業,起碼應該樹立以下十種品德。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1.敢為天下先——“勇”德

這是由旅遊的性質決定的。人們出去旅遊,求的就是一個“樂”字。構成“樂”的因素大略有幾種:一是沒有看過、沒有玩過,因新鮮感帶來的樂。二是現在看到的比以前看到的好,因質量感帶來的樂。三是所看的、所玩的、所體驗的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因特色感帶來的樂。四是所看到、所體驗的東西讓人意想不到、喜出望外,因新奇感、刺激感帶來的樂。

做旅遊,就是要滿足人們這些需求,讓旅遊始終成為一種快樂、一種享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敢為天下先,做出好產品。一是要勇於探索。要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做到第一,做到極致,需要不斷探索。二是要勇於冒險。要出新、出特、出絕、出彩,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肯定有風險,也可能失誤,必須要有“跑馬行船敢冒三分險”的精神,勇往直前。三是要勇於攀登。探索無止境,創新無止境,發展無止境。要做好旅遊,做成一流的旅遊,就必須不斷樹立新標杆,不斷攀登新高峰。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2.產品重內涵——“文”德

一個旅遊產品,如果注入了文化,做出了文化,它的內涵就豐富,它的味道就濃郁,它的感覺就厚實,它的引力就增強。做旅遊一定要重內涵,做產品一定要重文化,要有“文”德。

要充分利用文化。做旅遊必須充分利用我們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要把文化資源作為發展旅遊的重要資源。只有充分地利用好中國的文化,才能做出有別於他人、有自己特色、有深遠影響的旅遊產品。

要深入挖掘文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這就是文化,文化就在你的身邊,文化就是你的生活。善於發現,善於挖掘,才能做出有文化、有品位的旅遊產品。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要努力傳承文化。在文化傳承、文化搶救方面,旅遊業可以做的很多。旅遊業兼具社會和經濟的雙重特性,稀少特缺的文化資源正是旅遊發展的重要資源,開發這些資源,既可以搶救傳承文化,又能通過這類產品的開發取得合法的經濟效益。作為旅遊人,要勇於擔當,要有社會責任感。

要充分尊重文化。一種文化的形成是歷史長期積累的結果,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內涵和表現形式。要尊重文化的特定內涵,不能隨意更改,不能歪曲。也不能獵奇,為迎合部分遊客的心理而刻意添油加醋。更不能褻瀆,特別是對歷史人物、領袖人物、英雄人物應有足夠的尊重。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3.生財亦有道——“義”德

門票貴、消費高、服務跟不上,是遊客反映最集中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說到底就是利益驅動。旅遊行業確實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不但影響其自身的聲譽,而且影響整個旅遊業界的聲譽。因此,必須在整個旅遊業界大興“義”德。

旅遊業不是公益事業,不是慈善事業,旅遊產品也是商品,通過合法手段賺取合理的利潤無可非議,但不能發不義之財。要賺取合理之錢。要認真核算成本,按章交納稅費,在扣除成本和稅費的基礎上,存留一定的利潤空間,而不能虛抬價格,更不能欺詐遊客。要靠產品質量賺錢。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恪盡職業操守,把每個旅遊產品都做成精品,用價值換取價格。要把活動搞豐富,增強旅遊的趣味性、體驗性,用吸引力換取效益。要把服務做好,靠優質服務提高效益。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4.準繩存於心——“忠”德

做旅遊需要不斷髮展創新,但發展創新不能隨心所欲,盲目亂幹,要遵守一定的規矩,要心中有準繩,發展講“忠”德。

要忠於自然。自然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我們只能忠誠於它,敬畏於它,合理地利用它,反之,就要受到懲罰。

要忠於事實。旅遊的主要功能是製造快樂,所以做旅遊產品可以無中生有,也可以編故事,但旅遊寓教於樂,具有教育功能,許多人文典故、歷史故事、優秀文化就是通過旅遊的形式傳播的。因此,對待政治、對待歷史、對待傳統一定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以事實為依據,忠實於事情的原真性,絕不能誤導遊客。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要忠於法規。做旅遊,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如對文物,國家有《文物保護法》,對森林,國家有《森林法》,對自然保護區,國家也有相關的法律,而文物、森林、自然保護區恰恰是發展旅遊的重要資源,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又不能踩法律的紅線,在保護的基礎上,依據法律合理開發。

要忠於遊客。為遊客服務,是做旅遊的根本任務,沒有遊客,就沒有效益,沒有遊客就沒有旅遊。因此,忠誠於遊客,讓遊客滿意,既是發展旅遊的出發點,也是發展旅遊的落腳點。忠誠於遊客,首先要對遊客一視同仁,不管有錢沒錢,不管年齡大小,不管身份如何,只要交納了所需費用,都要同等對待,都要提供同等的服務。忠誠於遊客,就要尊重遊客的意願,絕不能搞強迫消費,甚至甩團甩客,更不能汙辱游客。忠誠於遊客,就要尊重遊客的風俗習慣,特別是對少數民族的遊客,更要尊重他們的民族風俗,按他們的要求服務好。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5.集約謀發展——“儉”德

“儉”,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旅遊熱的興起,一些人的頭腦開始發熱,把“儉”德拋到腦後。

節約、節儉,要從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開始。土地是旅遊發展的基礎,沒有土地,旅遊項目不可能建設。在使用土地問題上,必須“儉”德為先,理性思考。在開發項目之前,要先定好思路,搞好論證,做好規劃。根據規劃科學合理地確定土地使用面積,高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不能盲目貪大,不能少建多要,更不能搞“圈地運動”。不但對土地資源,對其他資源也都應“儉”字當頭,“儉”德為先,從節約、集約的角度思考問題,合理利用,絕不浪費。對土地如此,對投入也應如此。不管你的錢,我的錢,公家的錢,私人的錢,都是社會財富,都應非常珍惜。花好每一分錢,為社會創造更大財富,這樣的旅遊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6.一諾成千金——“信”德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誠信、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待之以誠,守之以信,是中國人歷來信奉的重要信條,人靠其安身,業靠其立命。做旅遊,辦實業,不能不講“信”德。

“信”,首先要“明”。“明”即公開、透明。服務項目要透明,服務價格要透明,服務內容要透明。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信”,必須做到“實”。一為實在。比如在價格方面,門票價格必須和提供的服務項目相匹配,飯菜價格必須和飯菜質量相匹配,確實物有所值。特別是旅遊購物,一定要貨真價實,絕不能價格奇高,更不能兜售假貨。二為真實。所告知的要和真實情況一樣。如景區,所告知的要和景區的實際情況一樣,再如旅遊餐飲,所告知的要和餐桌上吃到的一樣。

“信”,必須善於“守”。誠信在於守信,說到就要做到。守信,要一事一事地守。對遊客、對社會承諾的每一件事都要狠抓落實,認真兌現。守信,要持之以恆地守。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家持之以恆地守信,是實力的表現,自信的表現。信,為企業爭得榮譽;信,為企業換來效益;信,為企業帶來一片錦繡前程。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7.道義有擔當——“仁”德

旅遊不但具有經濟功能,而且直接關係到人們的幸福指數,是一項事業。社會事業就要擔當社會責任。旅遊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旅遊發展了應該回報社會。作為旅遊人,應該多存“仁”心,多行“仁”德,多做仁義之事。

行“仁”德,先得講“王道”。執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是“王道”,有利於社會公平發展是“王道”。國家決心在2020年前消滅貧困,這既是國家的大政方針,是當前最大的政治,同時又利於社會的公平發展。旅遊業作為當今發展最快、拉動作用最大的產業,就應該利用其優勢,為消滅貧困多做貢獻。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把旅遊扶貧當作最大的任務,利用“旅遊+”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多領域、全方位地開展旅遊扶貧。旅遊業者要採取大項目帶動、安排貧困人口就業、吸納貧困家庭入股、扶持貧困戶發展鄉村旅遊等形式開展扶貧。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行“仁”德,就要扶弱小。對老人要存孝心。不但要認真落實國家對老年人的優惠政策,而且要從養生養老的角度考慮,在設計旅遊產品、旅遊項目時多為老年人考慮,大力發展養老旅遊。對兒童要存愛心。不但要滿足兒童遊樂的需要,而且要考慮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在設計項目、進行講解等方面,多傳導正能量。對殘疾人要存同情心,在旅遊項目、旅遊服務等方面多給予人文關懷。

行“仁”德,就要敬賢能。旅遊界要對為社會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士多存敬重之心。積極推廣對現役軍人免門票的做法,探索對勞動模範、知名專家、見義勇為人士等人員的旅遊優惠辦法。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8.同行亦相親——“謙”德

“同行相輕”是中國的一句老話,是指同行之間互相看不起。旅遊行業也存在這個問題。同行相輕的結果是添了怨氣,傷了和氣,損了正氣,減了財氣。要把同行相輕變成同行相親。

同行要形成一種學習關係。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善於發現自身的不足,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向同行學習。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成長,事業才能不斷髮展。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同行要形成一種互補關係。每一個旅遊產品、每一個旅遊企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發展方向。理念不同,類型不同,在滿足遊客需求方面提供的體驗也不同,這就帶來一種互補的需求。因此,在同行之間應該建立良好的互補關係,在產品類型、旅遊項目、旅遊服務等方面,以長補短,以有補無。這樣,才能使旅遊業成為一個整體,共同滿足遊客、社會對旅遊業的要求。

同行要形成一種互助關係。一個企業即便做得再大,也有碰到困難的時候;一個人即便再有本事,也有求人的時候。應該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今天你幫助了別人,明天別人就會幫助你。只有這樣,抱團發展,共同進步,旅遊業的明天才會更美好。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9.聞過則成喜——“忍”德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旅遊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生活誰都要、生活誰都懂,因此,對於旅遊,從文盲到專家,誰都能說上幾句,誰都不能說完全參透,有意見當屬正常。既然是生活,因各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活品位不同、生活質量不同、生活需求也不同,自然對旅遊產品、旅遊服務的要求也不同。人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要求提出一些意見、建議甚至批評是正常的。而且大部分人提意見、提建議,本意是好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希望你做得更好。再好的東西也不是十全十美,大家幫助發現不足,幫助完善,可以看成不花錢而得到了“智慧”。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旅遊業面對的是億萬遊客,“意見多”是旅遊業的特性決定的。對待這個問題,旅遊人應該有“忍”德。要有涵養,不管多少意見,不管什麼意見,甚至面對個別人的不友好態度,要管得住自己的脾氣,不與計較,不與爭吵,更不能對抗,而應自我消化,虛心聽取。要有胸懷,聽得進不同意見,正確理解提意見人的出發點,對批評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虛懷若谷,心中始終留著傾聽不同意見的位置。要聞過則喜,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善於發現別人意見中的閃光點,善於接納合理化建議。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10.出遊講文明——“樂”德

旅遊人有時候也是旅遊者,希望遊客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旅遊是快樂的,而快樂要講“樂”德。

快樂要建立在理智之上。作為旅遊者,要理智出遊。首先要確定自己喜歡的出遊方式,其次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旅遊線路和旅遊目的地,再次要認真比較質量,選擇性價比高的服務。

快樂要建立在文明之上。作為一名遊客,並不是簡單的花錢買享受、買快樂,而是應該時時處處約束自己,理智地樂、清醒地樂,守法紀、守規矩地樂,這樣的快樂才是真快樂。

5A級景區必備的“十德”,看看你的景區離5A還差多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交流學習!如圖文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