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月入過萬的女生,現在過的怎麼樣了?

“十二點了,你在幹嗎?”


這個十二點,是凌晨十二點,一個朋友在微信上的拋給我這個問題。


她還發了一張加班的圖給我,她的工作座位前,堆著一層層材料,電腦上閃爍的表格看起來像永遠做不完。


當時的我,正在修改文章,手頭也是一堆等著解決的事。


凌晨十二點,有的人舒舒服服躺著睡覺,有的人開開心心過著夜生活,但也有很多人,似乎永遠停不下來奔波。


當然,其中,還有很多是女孩子。


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叫做《那些見過世面的女孩子到底有多厲害》。的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獨立、強大、有夢想且有能力的女孩子投去豔羨的目光。


可是人們卻不太會想到,凌晨十二點的她們是不是還在奔波;人們也不會想到,見過大世面,意味著的是什麼樣的得失矛盾。


今天的文章,採訪到了幾個月入幾萬、幾十萬的女性朋友,她們有高學歷,去過很多很多地方,看過很多很多人生。但是在對生活的描述中,閃光炫目的背後,流露的幾乎都是拼了命在發光,是用盡全力奔跑,是分毫不敢停歇。


月入幾萬,卻覺得自己好窮好窮



蘇蘇告訴我,自己特別羨慕一個大學三年級,來參加實習面試的小姑娘。


當時,小姑娘表示對實習工資的期待是2500元,而蘇蘇告訴她,公司給實習生的每月最低工資標準是3500-4000元。


蘇蘇說:“她聽完我的話,滿臉欣喜,眼睛閃閃發亮,讓我想到自己大學第一次做兼職,領到500塊錢工資的時候。”


也許學生們一個月多了幾百上千塊錢,會萌生出一種自己賺了很多錢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早已離蘇蘇很遠很遠。


蘇蘇是公司的小高管,每月收入在3、4萬,可她身邊,隨處都是月入十萬以上的人。用她的話說,每天都在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有什麼辦法能解決嗎?


沒有。你進入了更高的階層,就永遠不可能回到學生時代。


就像沒有吃過糖,不覺得糖有什麼,可是嘗過之後,那個甜味就揮之不去。

以前,買個幾千塊錢的包,欣喜得摸了又摸,可現在,眼裡怎麼也繞不開別人手中兩萬的包。


你努力爬上險峰,以為終於一覽眾山小,卻發現看得越遠,心越空曠。

那些所謂的套路,我看起來幼稚無比



Mint是某快銷服裝品牌區域負責人,平時工作很忙,但健身、旅遊、交際這些事情,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生活精彩有趣。


只不過Mint本人把自己形容成“浪漫絕緣體”。


情人節,追求Mint的某男定了一大束玫瑰送到Mint工作的地方,同事們一片起鬨羨慕的聲音,可在工作的地方被告白,Mint只覺得浪費時間。


手裡一堆事情等著處理,那麼多客戶要跟進,哪有心情被幾支玫瑰花感動。


有時候Mint也會想,自己20歲的時候也會幻想偶像劇裡的情節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會因為男朋友一點點小小的驚喜而感動得流淚。


見慣了這些所謂的追求套路,失望過一次又一次之後,現在的她已經很難敞開心扉接納一個人了。


Mint說,享受戀愛,是一件幸福的事,但自己不是一個幸福的人。有時候她真的很羨慕那些為了戀愛肆無忌憚哭哭笑笑的小女孩,可是她已經,喪失這種能力了。

看見喜歡的包,第一個想到的是自己買


菜菜現在最討厭別人誇她獨立懂事。


這些年,菜菜在創業和創業失敗中反反覆覆,如今創辦了自己頗有名氣的教育培訓品牌。儘管這條路,她幾乎是靠著一個人的韌勁走過來的,但她真的十分討厭別人說她獨立。


菜菜說:“什麼事情都獨立不過是因為身邊沒有可以依靠的人。


醫院看病,別的女孩有家人、朋友噓寒問暖,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就來輸液了;


出門旅遊,別的女孩說自己路痴,男朋友貼心地做好攻略,自己一分鐘定好機票;


逛街購物,別人女孩把喜歡的東西拍照發給男友撒嬌,自己掏出信用卡直接刷回家。


年初,在電影院看《無問西東》,黃曉明對章子怡說的一句臺詞“不要怕,我就是那個為你兜底的人”,讓菜菜崩潰大哭。


她從沒有為她兜底的人,一直都是靠自己,在她的腦海中,甚至沒有想要依賴的對象。


如果一個人孤獨地行走在浩渺的世界上,她不可能容許自己有絲毫的懈怠、軟弱,因為生活給她的容錯率太低太低,她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當她的教育機構開始慢慢有起色的時候,收入也翻倍似的增長,她終於買得起自己喜歡的包了。在她眼裡那些奢侈品可以激勵她去擁有更好的人生。


可隨之而來的,還有物慾的膨脹。當她買得起三萬的包的時候,就不會被三百的口紅所感動。她也時常懷念幾年前那個因為男朋友送一個小禮物就欣喜若狂的自己。


菜菜說:“也許有人會覺得我物質吧,可是我必須澄清我從來沒有期待過別人送給我,看到喜歡的東西想到的只是自己再努力一下買給自己。我買得起三萬的包,我真的不會因為三百的口紅而感動啊,沒感覺就是沒感覺,我總不能裝吧。”

一邊哭著談分手,一邊認真看報表


Kate是採訪對象中收入最高的一個,也是最忙碌的一個。



因為工作需要,她總是在各個地方飛來飛去,不過每次她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一定是體態穩重、妝容精緻。


但是這次採訪中,Kate說了一件大家都很驚訝的事。


她分手了。而且竟然是一邊看財務報表,一邊擦著眼淚分了手。


分手後的第二天,她又沒事兒人一樣出現在了公司,繼續投入到忙忙碌碌的工作。


連Kate自己都對自己表現出的淡定表示驚訝。她太成熟了,她的閱歷和經歷早已讓她丟掉了任性。


因為她明白,這個世界上能給自己安全感的只有自己,永遠保持賺錢的能力才是最可靠的。


見過世面的女孩子們總是把自己的情緒壓到深處,因為她們知道,只要稍微鬆懈,就有無數人等著取而代之,身邊的人都太過優秀,不能停也不敢停。

我永遠不知道,錢賺多少才足夠


我上個月在合肥買了人生第一套房,每一分錢都是自己掙的。


我是個非常有緊迫感的人,我買房也不是為了住,我未來也沒有回合肥發展的打算,可我看到身邊的人都在買房,於是,買房就成為了我的心結。


我不是需要,我就是想買。


我覺得我買完就像給自己畢業這一年交了一份作業,應該能讓自己不那麼焦慮了。


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我買這套房,就好像為了完成任務,而這個任務,完全在我能力範圍內,所以沒有一點點滿足感。我的緊張感也沒有緩解。


你得到的越多,讓你產生滿足感的事情就越少。於是你又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得到其他讓你產生滿足感的事情。


月入十萬之後之後發現身邊都是月入二十萬三十萬的人,因為見過了太多太多優秀的人,只會覺得自己像個弱雞。可是,誰願意一直做最弱的那個呢?還不是得卯著勁兒往前跑嗎?


這世界的風浪太大了,想要遠航的人,都是如履薄冰。


PS:這篇文章絕對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這是永恆不變的定律。那些你羨慕的女孩子可能在深夜崩潰地大哭過很多次,也可能有無數次想過放棄,只是這些她沒有剖開給別人看。


我希望一些月收入沒有那麼高的女孩子看到別的女生賺很多錢的例子不用過於羨慕。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其實別人也在羨慕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圈子,只要能調整好心態,從自己的生活裡找到滿足感,就已經是最好的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