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國代表齊聚古城 研討地學共享平台建設 上合組織地學大數據平台研討會隆重召開

5月11日,為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深化絲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遙感技術和“地質雲”在地學領域應用,提升服務能力,實現共建共贏,落實中國地質調查局與西安市政府簽署的共建“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協議,搭建地學領域多邊合作平臺,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舉辦的“上合組織地學大數據平臺研討會”在陝西西安隆重舉行。

10國代表齊聚古城 研討地學共享平臺建設 上合組織地學大數據平臺研討會隆重召開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商務部歐亞司,白俄羅斯自然資源與環保部、塞爾維亞地質調查局、塔吉克斯坦等10個國家、23名自然資源和地質調查部門代表及中國有關部門等120餘位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大會。

10國代表齊聚古城 研討地學共享平臺建設 上合組織地學大數據平臺研討會隆重召開

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嚴光生致開幕詞

10國代表齊聚古城 研討地學共享平臺建設 上合組織地學大數據平臺研討會隆重召開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廣亭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期間,各國與會代表與我國地質專家對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建設規劃、上合組織國家地學信息走廊建設構想、推動地學大數據建設、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白俄羅斯遙感技術與地學信息技術現狀、伊朗國家地學數據庫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和數據共享。


10國代表齊聚古城 研討地學共享平臺建設 上合組織地學大數據平臺研討會隆重召開

作為本次大會另一重要議題,共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權交易機構倡議,受到了各國與會代表的普遍認同和積極響應。成立後的絲綢之路國際礦業權交易機構,將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西安市人民政府的統一指導下,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平臺為支撐,邀請支持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相關地礦機構參與共建,構建長效共建工作機制和合作協商推進機制並分階段推進,不定期互訪會晤機制,開展和交易機構的有效運行,促進區域綠色礦業經濟發展。

據瞭解,本次地學大數據平臺建設研討會既是對以往工作的一個全面總結,也是開啟未來國際地學合作的一個新領域。通過地學信息的共享共建,為資源勘查開發國際合作、礦業信息交流服務和絲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開展進一步地學合作奠定紮實的基礎。截止2017年底,中國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果豐碩。此次會議的召開,也有利於將西安打造成絲綢之路“地學新高地”和“綠色礦業經濟發展新起點”,加速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