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中老年APP商業方向遠未明了

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是年輕人的專利”這句話是錯誤的,那麼“移動互聯網也能從中老年人群中開發出巨大市場”這句話一定不正確,至少在目前狀況下,還沒看到這句話充足的正確性依據。中老年APP之所以在2015年才開始出現爆發,除了以年輕人為代表的頭部市場趨於飽和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清楚中老年市場並不好做,但卻又並沒有多少人能準確說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中國正在走向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在某些堅信“有人就有商業可能”的投資者眼中,這似乎就意味著龐大的市場,但如何進入這個市場是個問題。在移動互聯網競爭白熱化的2015年,中老年移動市場突然出現爆發,從最早一批進入的糖豆網、99廣場舞、舞動時代、恰恰廣場舞等平臺到今年新加入的就愛廣場舞、共舞體育、友樂等平臺,共有60多款APP以提供廣場舞服務的方式進入,這些APP的背後都代表著強大的投資勢力,雄心勃勃,自以為找到了一片未被開發的藍海,前景一片光明。

中國獨有的廣場舞現象,由全國一億中老年廣場舞愛好者撐起來,只要從廣場舞這個強需求切入,後續的廣告、電商、旅遊、理財、養生等商業化步驟也便於開展。有人認為這將是個萬億市場,但現實情況是,他們的預期太過樂觀了。首先從廣場舞這個強需求切入中老年市場沒什麼錯,直接面向中老年去做養生、旅遊或理財,從運營角度是不成立的,必須從一個更高頻的日常活動去切入,廣場舞相對合適。但問題在於中老年人的消費習慣與年輕人有很大不同,高頻活動中未必有商業場景,需求的引導、培育乃至於最終的轉化都有很大問題。

未開發的市場不等於好做的市場,從2015年開始,在如過江之鯽的投資驅動之下,也確實有一些以廣場舞服務的中老年APP獲得了千萬級別的下載,一些先期進入者如糖豆甚至還能實現百萬級別以上的日活,融資也到了B輪(2000萬美元),但隱藏在其中的尷尬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商業模式難尋。對以年輕人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相當熟悉的創業者和投資者,拿那些積累下來的經驗與數據套用到中老年移動市場上去,遭遇了尷尬的失敗。

截止目前,2015年之後進入的60多家中老年廣場舞APP,有些轉型了,有些停擺了,僅剩少量幾家還在繼續艱難摸索中,90%以上的廣場舞APP都消失了。即便是這個行業的龍頭糖豆,據QM平臺數據顯示,也已經連續半年沒有實現日活的增長了。

看上去很美,中老年APP商業方向遠未明瞭

自有移動互聯網以來,用已經有效驗證過的運營和商業化經驗去在另一個群體進行復制並推廣的實踐,在中老年人這個有些特殊的群體身上,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失敗。想當然是這些失敗者的共同特徵,沒有充分研究老年人群體的具體情況,是失敗的直接原因。

一般來說,只要經營出一個成規模的流量,中老年APP至少做點廣告是沒問題的。但所有人都知道,對於一個垂直型APP來說,廣告永遠無法覆蓋其運營成本,要想實現商業化還得開發更多商業場景。廣場舞APP的尋常發展路徑是,先提供舞蹈教學視頻,UGC視頻等內容吸引用戶,用戶規模上來之後做一些廣告,然後再積極開發一些電商項目,如大媽跳舞所用的服裝、扇子等,再通過線下活動的運營來推出一些旅遊產品的銷售,之後再過渡到價值更高的養生、保健、理財等商業活動。路徑看上去沒問題,實際檢驗就兩個字:失敗。

普遍認為,廣場舞APP在能做廣告之後,下一個商業化方向是電商。廣場舞服裝、鞋帽、扇子等這些價值較低的商品雖然無法產出足夠利潤,對於培養中老年用戶交易習慣是有幫助的。但多個廣場舞APP在這個方向進行嘗試之後卻發現,情況實在慘淡。上千萬用戶的平臺,數十元一件的服裝,一段時間內銷量僅在數十件到數百件之間。

計劃走工具—社區—交易路線的糖豆,原本在2017年初就定好了要嘗試電商,並試圖將直播也加入到實現盈利的重要考量,但2017年底快到了,其APP中仍見不到任何可以交易的項目。相信這不是放水養魚,而是實在做不起來。

一方面,在經濟地位漸趨邊緣化的中老年群體,幾十元錢一件的舞蹈服裝雖然不是一個大不了的消費項目,但要知道廣場舞APP出現之前至少5年,廣場舞就已發展起來了,相應的線下活動組織形式也同步發展起來。很多的廣場舞原本就有組織者,而服裝、音響、輔助器材的採購都是集中化的,網上渠道並不比原有的集中採購渠道更有優勢。

另一方面,廣場舞的服裝及道具等,有時候並非僅僅是一個消費項目,還是情感聯絡溝通範疇的東西,是用戶傳遞對組織者信任的一個直觀表現。而中老年APP在提供舞蹈服務的同時,想橫著插進這個規模並不算大的市場,需要用戶對這個平臺有足夠的信任與情感,而這需要平臺足夠用心。

但事實上這個做起來是挺難的,平臺大部分都是希望通過聚集流量然後想辦法變現,對平臺用戶的情感投入其實並不多。比如,糖豆在初期的時候,把自己定位為工具型中老年APP平臺,通過為中老年人提供廣場舞視頻,贏得一批廣場舞達人的入駐與活躍。然而,當平臺上的用戶達到一定量級,糖豆開始轉型短視頻(UGC內容)方向,將平臺上更多的流量給了短視頻用戶,而這引起平臺上原有廣場舞達人的不滿,在他們看來,這些短視頻用戶根本就不專業,但是卻得到了平臺最大的支持,由此最有可能成為平臺商業化助推力的這些達人們,卻沒有任何動力支持平臺的電商化,甚至隨著糖豆和這些達人們簽訂的合同年底到期,99廣場舞及其他廣場舞平臺紛紛與糖豆搶奪廣場舞達人。

當然,現有和曾經有過的廣場舞APP也有一些差異,分為線下運營型的和線上運營型的,前者還有一定的機會向用戶推薦旅遊項目,組織中老年人進行團體出遊。但旅遊項目目前在OTA平臺上發展已較為成熟,廣場舞APP們在產品、渠道、價格等方面沒有任何優勢,提供的服務沒有創新成分,旅遊這個方向很快就被證實走不通。

尤其像糖豆這樣更偏重線上,不太做線下的輕運營企業,希望通過旅遊等形式實現盈利更難,更何況還想加入中老年人本來就不太有興趣的直播形式,實際更是難上加難,實踐證明已經失敗。

至於養生保健品的銷售,那就更為尷尬了。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坑夠多的了,各方都把保健品這個方向當成唐僧肉,用各種手段拉中老年人入局,到最後被中老年人白領了雞蛋卻轉化不出產品銷售的情況也是有的,且越來越多,移動平臺去賣保健品,至少在目前是不成立的商業邏輯。99廣場舞平臺就曾嘗試通過其直播平臺進行“養生”方面的商業嘗試,成立了所謂的直播《養生課堂》,似乎也沒有明顯的商業化成效。

至於理財、保險等這些更高價值的商業項目,服務鏈條過長,線下恨不得兩個銷售員哄著一個老年人半個月時間籤一單,就別提無人值守的網上了。中老年APP的商業化開發,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成功的例子,不是運營的問題,是方向上出了問題。

中老年移動市場或許存在,但肯定不是現在,當初投資者將目光聚焦在60、70後身上也許是錯的。打在這兩代人身上的時代烙印過於鮮明,也沒有前輩為他們積累下客觀的財富,脫胎於低財富時代的消費習慣已趨固定,一句話,改也難。但80後和90後卻不一樣,他們的情況與前兩代人截然不同。目前最大的80後已37歲了,90後最大的也27歲了,等到這兩代人進入中老年時,中老年移動互聯網市場將會變得不一樣,這裡面會存在著一個很明顯的時間差。中老年APP曾經有過的衝動,或許步伐太過超前,投資者與創業者仍需靜待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