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校園人才戰略,將在未來技術博弈中凸顯優勢

百度的校園人才戰略,將在未來技術博弈中凸顯優勢

10月26日,李彥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上千學子進行主題為“創新科技 簡單世界”的面對面交流,讓每一個在場的學生感受到百度發展人工智能的決心。此前中國幾家大型的互聯網公司,騰訊、阿里、百度,在過去一年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股價增漲之後,已有越來越大的動力和實力投入技術研發,鍛造核心競爭力。搞技術研發除了要投錢外,人才是更核心的成功因素,而人才的獲取,當然不能全部靠去挖早已功成名就的技術大牛。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中某些隱藏著的未來之星,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此BAT共同的注視目標是校園,也都採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吸引人才。

阿里的校園項目建立較晚,相對來說更側重於理念的輸出,其人才計劃的核心要義是選拔和發現。阿里天池競賽項目目前已舉辦了幾屆,設置了高額獎金,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青年學子前來參與激烈競爭。在競賽中確實發現了一些優秀人才,有些也如願去了阿里工作,不過這種競爭選拔方式總的來說仍存較大的偶然性,還並不能成為穩步吸引人才機制的常態。阿里有自己的校園招聘計劃,選拔嚴格,通過選拔並不容易,主要目的在於吸引最頂尖最優秀的學生,問題在於缺乏長期持久的基礎工作的跟進,因此更像是單純的選拔。

騰訊也有自己的校園項目,總體偏重於同高校進行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騰訊吸引技術人才的一個重要項目,是與中國計算機學會合作的犀牛鳥計劃,向青年學者提供科研基金,與高校合作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為獲得基金支持的青年學者提供訪問騰訊真實技術環境的機會,助其更好地完成科研項目。總的來說,犀牛鳥計劃更偏重科研項目的落地,當然也對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騰訊在校園中的形象很不錯,校園招聘每年也都在進行,對技術人才的選拔要求很高,但在挖掘和發現人才方面的工作,也還是有些欠缺的。

值得重點介紹的是百度的人才計劃,百度從2014年開始投入巨資發展AI技術,至今已成效卓著。AI是個跨學科項目,需要大量技術人才,百度除了聚攏起一個過硬的技術團隊外,也很注重在人才吸引、培養、挖掘等方面機制的構建,併為此採取了多層次的落地措施為百度吸引人才。由於百度一貫是個技術驅動型公司,對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百度在校園領域的重視與持續投入,在互聯網人才引進的問題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若論多層次吸引人才這件事,百度是目前做得最全面的,既有人才發現和選拔,又有人才挖掘,更有校企合作和學術合作,在每個有可能接觸到人才的領域都投入力量認真去做了。從2005年起,百度就已開始在校園中舉辦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至今已舉辦了13屆,百度為此提供了高額的獎金,數十年來有數十萬學子參加過百度之星大賽,取得名次的學生在畢業後成為互聯網公司的追逐對象,進入總決賽的學生則會優先得到去百度工作的機會,成為國內程序員的“造星工廠”。

除了百度之星這個在校園中最富知名度的技術競賽項目之外,之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百度又接連推出了百度-西交大大數據競賽、百度無限搜索大賽等賽事,為校園中的技術苗子提供展示舞臺,並藉機從中發現人才。設立於2013年的百度獎學金,為優秀技術人才提供連續兩年每年10到20萬元的資金,並提供由百度核心項目專家一對一指導的機會,助其專注科研與實踐。不得不說,這些人才發現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學子們對百度的印象始終與技術創新分不開,百度自身也會成為許多信仰技術的學子們追逐的目標。

在確定AI作為公司戰略之後,百度校園在高校中的活動愈發頻繁,與南大舉行大學生內容創新創業大賽,與浙大就人工智能科研、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方面達成合作等。今年8月11日百度啟動AI度計劃,面向全球招募頂尖AI人才,這一計劃同時也順理成章落地進入了國內外各大知名高校,與百度校園招聘同時進行。入選AI度計劃的優秀人才,百度將提供優厚待遇,提供自由開放的成長環境等。

在選拔、發現、挖掘人才的措施之外,百度還積極通過科研合作方式實踐人才戰略,2015年啟動的百度松果計劃就是其中一個重頭戲。科技公司在實際運營中也會遇到一些待研發的技術問題,百度會把這些問題整合起來向高校等學術機構公佈,徵集解決方案,並給與資金支持。這是個開放式的項目,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在線下載文本的方式判斷是否與自身領域匹配,並決定是否參與。幾年來,松果計劃解決了許多實踐中的技術問題,與此同時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人才。

從百度人才戰略的實踐可以看到,大公司對於人才的需求雖然非常迫切,但也還是要有一個章法的,光花錢解決不了太大問題,沒錢卻又萬萬不能。作為技術為先的企業,僅花錢湊一個技術上的豪華團隊肯定不夠,還要注重人才梯隊的建設。好的人才要招攬,人才苗子要發現,沒現苗頭的要注重培養,而發現和挖掘人才的場景絕不會僅存於一些技術大賽中,與高校科研項目的合作,為支持技術發展而提供的條件、機會和資金,都可以成為人才吸引場景。

唯有這麼一層又一層耐心地建設下去,百度才能鞏固自身在學子們心目中的技術領袖形象,百度對於拔尖人才來說才會具有更強的吸引力,而百度在技術上的核心競爭力才不會隨著時過境遷而被削弱。換句話說,僅拿出高得咋舌的薪金待遇並不一定能夠真正吸引人才,企業需要先在學子心目中建立可信賴的技術形象,再通過舉辦比賽和科研合作等調動學子的積極性,促技術苗子顯露身手,之後再提供條件助其成長,人才戰略方可顯露成效。

百度在校園中的實踐其實非常值得參考,這是個多層次的體系,通過建立清新的技術形象,提供不只是金錢和高額薪酬,更多是發展空間和開放環境的各種不同條件,最大限度地接觸到拔尖技術人才。能接觸到,後面的事情自然就好辦一些了。百度校園所做的這一切,為百度從高校中獲取拔尖技術人才降低了難度,也為百度的技術人才儲備打下了堅實的後方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