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足以稱冠的研發投入,是股價長期上漲原動力

百度足以稱冠的研發投入,是股價長期上漲原動力

10月27日,百度發佈了2017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總營收為人民幣235億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為人民幣79億元,同比增長156%,每股攤薄收益為24元,超出市場預期。三季度百度研發支出為32億元,同比增長24%,目前百度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值為人民幣1081億元,在對AI大舉進行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財務持續保持穩健狀態。

今年百度做了很多事,尤其是突飛猛進的無人車計劃,從宣佈開放到推出阿波羅1.0版本,再到快速推出阿波羅1.5版本,把核心技術能力不斷釋放出去,展示了為AI商業化提供基礎支持的雲計算進展,無人車又與北汽、金龍等大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接二連三的所有這些動作,都是需要花很多錢才能辦到的,百度沒有絲毫猶豫。現在看來,這一塊的投入對財務數字影響並不是很大。

技術研發投入這件事,一度是常懷生存憂慮的中國公司不太願意幹的事情,因為投資週期過長,無法立竿見影見到成效,一個搞不好就會對財務狀況構成壓力。雖然大家都知道技術研發投入利在長遠,但就是沒幾家公司敢於高舉高打大舉投入,直到在競爭中發現技術研發投入不足所造成的隱憂逐漸顯現,才又想起這碼事,試圖用令市場驚悚的高額計劃投資數字樹立技術形象。不過,畫技術大餅這件事到底有沒有用,最終還得是市場說了算。

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中的BAT,誰的技術研發投入最多呢?根據最新數字,阿里巴巴2017財年技術投入為170億元,騰訊為118億元,百度為101.5億元。按實力來看,或許這個名次也算是較為合理的。不過再往前想一步,把這三家公司的市值、收入、利潤與研發投入做個比較,那就有意思多了。

截止18日,按市值與技術研發投入的比率來計算,阿里巴巴為0.5%(4443億美元);騰訊為0.38%(4316億美元);百度為1.6%(932億美元)。阿里巴巴2017財年收入接近1582億,利潤578億;騰訊2016年度收入1519億,淨利潤414億;百度2016年度收入705億,淨利潤116億,幾乎把這一年賺到的全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去了。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市值是百度的5倍,研發投入僅為百度的1.7倍,騰訊的市值也差不多是百度的5倍,研發投入幾乎與百度持平。

這只是今年的狀況,2015財年百度的技術研發投入力度更大。當時百度的市值也就500億到600億美元左右,其技術研發投入同樣為100億左右,市值與研發投入比幾乎到了20%。在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16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中,排名前100位的中國大陸公司僅有6家,多為國有企業和ICT企業,百度作為互聯網公司名列第93位,騰訊則位列第117位,阿里巴巴未入榜單。

這一年,百度的研發投入在BAT中,無論是數額或市值研發投入比都是最高。中國互聯網公司沒有一家不宣稱自己重視技術,但像百度這樣既重視技術又堅決投入的互聯網公司,應該是絕無僅有的。在你有100塊錢時,拿出3塊5塊來搞技術研發並不難,能把這100塊都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去,那就得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了。BAT這種在市值、收入、利潤和技術研發投入幾者之間不成比例的巨大懸殊,能夠體現各自在面對技術創新時的態度,而最終能否體現到市值的上升高度上,仍需觀察。不過,市場正在對此做出積極回應。

百度股價自今年年初的最低點139美元,再到今年10月創下的最高點274元,已上漲逾97%。這一漲幅當然還遠不及今年以來連出業績利好消息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但百度今年的上漲是在並沒有提供太多亮眼財務數字的情況下發生的,且股價漲幅集中在8、9、10這三個月,何以如此呢?

百度今年年初宣佈了無人車的阿波羅計劃,7月召開了百度AI開發者大會,李彥宏親自乘坐無人車進入會場,這次大會上還發布了阿波羅1.0和DuerOS開放平臺,兌現了年初的承諾,8月百度召開了雲智大會,展示了對AI技術進行支持的雲計算業務成果,自此之後百度股價便一路飆升至今。

當投資者對一件事形成心證之後,就會形成一個趨勢,例如阿里說我今年在宏觀環境困難的情況下增長47%,騰訊憑藉王者榮耀等手遊給出漂亮的季度財報數字等,都能促成股價上漲。百度讓投資者形成的心證是,兩三年前投資者並不看好的AI業務在經過持續投入之後,已看到了開花結果的希望。

雖然百度AI還並沒有獲得實質上的規模化收入,但百度對AI的投入堅定不移,有章有法,有持續進展,有具體成果,有商業化路徑,不只是說說而已,百度是真的在認認真真履行承諾。投資者已等不及要在AI成功商業化之前提前進來佔位,以便獲取其中最豐厚利潤,這正是百度股價持續上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一段的上漲還只是個開始。

技術研發投入雖然週期很長,一個很大的好處是,搞成了就會長時間享用成果紅利。成果紅利能夠持續的時間,遠比提供一個亮眼的年度財務數字所引發的市場效應要長久得多。而且,百度抓住了一個技術研發投入的機會部位,從2014年開始就已對AI進行大舉投入,從絕對數額來說百度這兩三年對於AI投入的資金並不大,也就兩三百億,但因投資決策的前瞻性而帶來的先發優勢,導致這幾百億的資金髮揮出堪比幾千億元的極高投入效率。

若百度從現在才開始投是沒希望的,加十倍到兩三千億也做不出如今的成績。百度不是計劃2019年量產無人車麼,不在此5年前就開始投入技術研發,那就是個天方夜譚的計劃,如今在百度實打實的投入之下,這個計劃顯得那麼真實而充滿可行性。這還只是一個無人車的長期利好,其他更多的AI商業化利好還未放出,但已見預期了。在AI研發取得進展,商業化動作不斷的情況下,百度股價的長期趨勢是向好的。

尤其是,百度AI已經開始進行商業化了,競爭對手還在大談投入,百度顯然已在技術研發投入上,獲得了一個競爭上的非對稱先發優勢,而這將使其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處於極為有利的地位。百度的此次崛起,必將給中國產業界提供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中國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看法將發生變化,技術研發的重要性將被每一個有志向的企業認真對待。百度幾年來的技術研發投入,堪稱中國邁入科技強國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